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自身就是正直的,即使不说话也能够让别人信服并跟随其行动,而如果本身就不正,即使强制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这是因为人们更注重一个人的行动和品德,而不是只听从命令。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做到真正的正直、坚定和有信仰,这样才能带领他人走向正确的道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其全句义为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出孔子《论语·子路篇》。此警句,在当今仍有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1、正人先正己,管理者要做到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就要不断提升自身形象、转变待人接物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令行禁止,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员工自觉地为乘客服务,为企业奉献。否则,自身不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员工是不会尊重、服从的。
2、元·张养浩《牧民忠告》上:“与之交私故也。苟绝其私,不动声色,而使其胆落。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明·玩花主人《妆楼记》二:“今天子反以奸远贤,荒于酒色,怠于政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矣。”
参考资料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百度百科
孔子说:“在上的人自身做事正当,不用命令,人民自然会照样去做;如果自身做事不正当。虽有命令,人民也是不肯服从的。”
全句: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意思: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什么意思?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另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