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喹诺酮类。它被用于治疗一系列细菌感染,包括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作为尿路感染十大消炎药之一,它是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复杂尿路感染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首选药物。左氧氟沙星对多种细菌敏感,作用效果快速,在疗程中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避免抗生素滥用的产生。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可分为肾盂肾炎等上尿路感染和膀胱炎、尿道炎等下尿路感染,其中膀胱炎、尿道炎等下尿路感染在门诊更加常见,引起这一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应该选择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和头孢菌素都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那么,在泌尿系感染的治疗中,选头孢菌素好还是选左氧氟沙星等沙星类药物好?
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头孢菌素主要包括头孢呋辛等二代以及头孢克肟,头孢地尼等三代头孢菌素,对于大肠埃希菌等泌尿系常见的致病菌,头孢菌素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这是因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为产生ß内酰胺酶。ß内酰胺酶可水解头孢菌素化学结构中所含有的ß内酰胺环,而ß内酰胺环则是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发挥杀菌作用的核心结构,一旦这个结构遭到破坏,这类药物就会失去杀菌活性,也就是说,细菌对这类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由于各代头孢菌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产酶的大肠埃希菌日益多见,导致头孢菌素对下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欠佳,其临床地位日益下降,已经排在左氧氟沙星等沙星类药物之下
沙星类药物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在药敏试验中,虽然大肠埃希菌对沙星类药物的体外耐药率很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左氧氟沙星对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下尿路感染的治疗则具有很好的效果,造成这种实验室结论和临床实际应用效果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虽然沙星类药物体外药敏试验中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很高,但是在体内,由于左氧氟沙星口服吸收后很少经过肝脏代谢,90%以上的药物以原型的形式通过肾脏排泄,在尿液中有很高的尿药浓度,足够高的药物浓度决定了即使细菌耐药情况下,高浓度的药物也会突破细菌耐药的局限,发挥充分的杀菌作用,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治疗膀胱炎,尿道炎等下尿路感染,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要好于头孢菌素类。但是这种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左氧氟沙星,而同类的莫西沙星虽然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但是莫西沙星大部分经过肝脏代谢,仅有20%药物经过肾脏代谢,尿中浓度低,治疗下尿路感染效果差,因此无论是相关指南还是药品说明书,都没有推荐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
尽管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任何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都会增加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因此,下尿路感染的治疗,无论是头孢还是沙星,都不能过度使用,目前对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下尿路感染,相关指南更推荐的是呋喃妥因,磷霉素等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使用相对较少,对大肠埃希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治疗效果好,是临床推荐的治疗急性下尿路感染的一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