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在 上 海 疫 线 26
当好院感防控的“纠察兵”
“战疫”说来就来。刚结束仙游瑞峰方舱隔离点的抗疫工作,又得知总医院拟派出25名医护人员驰援上海,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几次的抗疫工作经历,为我的援沪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也让我充满信心。再学习、再培训,4月7日我们莆田援沪医疗队正式出征上海。
我是你的“第二双眼睛”。莆田援沪医疗队随福建援沪医疗队,正式接管上海首个方舱医院——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根据医疗队的安排,我被分派至院感防控组,成为一名院感防控“纠察兵”。所谓“纠察兵”就是医护和工勤人员的“第二双眼睛”,职责是指导进舱和出舱的医护及工勤人员正确穿脱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督促他们规范操作,避免因防护不当而被感染。而我是负责指导出舱的工勤人员正确脱防护用品。工勤人员毕竟不是医护,缺乏专业知识,感控意识相对薄弱。木桶定律告诉我: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我觉得自己虽然没有直接为患者服务,但重担在肩,我有责任和义务将这块“短板”补齐,为援沪任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耐心与专业是一种责任。我的班次是次日凌晨1点到5点。我双眼紧盯,认真细致检查、指导每一位出舱工勤人员,一刻也不放松。临近下班时,一位保洁阿姨正好准备出舱。她敲门推开了工勤脱二间的门,我照例先给予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脚底后,她便开始脱防护用品。可能是夜班太累了,她的动作不够规范,存在感染隐患。于是,我耐心地一步一步指导:“姐,您听我指令,先手卫生,取足量手消液,七步洗手法揉搓至少15秒”,“现在开始解开腰部系带,双手交叉捏住隔离衣外侧面,扽断领口系带”,“双手交叉脱下隔离衣,内侧面包裹外侧面,卷扎实后脱下手套,丢入医疗废物桶内”,这句指令话音刚落,我就听见保洁阿姨对我说:“小妹,我一直不太会扽这个隔离衣领口系带。”我重复说明了一遍,并赶紧进行手卫生后帮保洁阿姨示范解开系带。阿姨顺利正确脱下防护用品后,感激地对我说:“小妹,谢谢你!你这么耐心教我,现在我学会了,以后脱防护用品的时候再也不会担惊受怕了。”虽然在帮助这位阿姨延迟了自己的下班时间,但听到这番话让我的疲惫一扫而光,觉得成就感满满。让我再次深刻认识到院感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会继续全力以赴,站好每一班岗,当好院感防控“侦察兵”,保障工勤人员的安全,不把病毒带到舱外!
我们是压不垮的“小强”。22日结束了上海世博方舱的任务,但更重的任务安排也随之而来。根据上级的指令,我们转战上海市城市足迹馆亚定点医院。因为亚定点医院收治的几乎都是有临床症状、年龄大且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我们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但是,面对新的挑战,变化的只是我们工作的地点,不变的是我们战胜新冠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化愧疚为动力。我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作为女儿,面对正在被病痛折磨的父亲,我没有办法抽出更多时间陪在他身边去照顾他,只能抽空和父亲视频报个平安。隔着手机屏幕,父亲说疫情防控当前,我没有退缩勇于担当,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妻子,对于孩子爸爸,我更是愧疚。他支持我的工作,包揽了所有家务,既当爹又当娘。他说:“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呢!”作为妈妈,面对我的两个孩子同样愧疚。一个四周岁,一个刚一周岁,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照料的年纪。幼儿园老师说在防疫宣传课上,我四岁的大女儿特别自豪地跟同班小朋友说,“我的妈妈是护士,我很久没有看到她了,我很想她。爸爸告诉我,妈妈忙着去外面抓病毒打怪兽,保护大家!”看着这留言,我的眼泪湿了眼眶。你们,是我的软肋也是我的铠甲,更是我努力前行的巨大动力。你们放心,我在上海很好,我一定会认真看好别人做好防护,也会认真做好自我防护。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虽然上海的疫情严峻,但我们怀揣必胜的信念和决心。待到“疫”消云散时,我一定会带上我的家人,踏上开往上海的列车,欣赏上海的繁华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