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等。全球人群约半数为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者。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因子(为人类胃癌的肯定致癌因子),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措施。
中国胃癌疾病负担重,尽管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显著的下降,但总体仍处于高感染水平,且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水平及关联疾病构成差异大。随着中国卫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迅速增长,开展病因预防和干预为主的重大疾病防控时机逐渐成熟。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健康至上、预防为主”理念,尤其关注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恶性肿瘤的防控,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思路上来,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措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中对癌症的早期筛查、规范治疗、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基于此,近日,国内首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这是国内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防控手册,旨在为中国幽门螺杆菌防控提供科学、全面、系统的原则性指导,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和民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正确认识和防范意识,推动相关疾病防治工作。
白皮书项目总体负责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建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针对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防治现状,白皮书从整体层面制定幽门螺杆菌防控策略,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下,以基层为重点,把幽门螺杆菌防治融入当地政策,多措并举,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防控策略。
我国近半数居民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多种重大慢性疾病相关的致病菌,具有传染性,可引发包括幽门螺杆菌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多种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难以自愈,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若不治疗往往呈终身感染状态,严重情况下可引发胃癌。在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近50%,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耐药率高的特征。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性病原体,被列为I类致癌因子。绝大部分胃癌病例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2018年全球胃癌病例相关数据显示非贲门胃癌占全部胃癌的82%,其中约90%的非贲门胃癌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国是胃癌高疾病负担国家,胃癌发病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4位、死亡率的第3位。由胃癌导致的死亡病例占全部癌症死亡病例的12.4%。
另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感染相关癌症病例中约78万,其中34万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约占43.6%。幽门螺杆菌感染控制是预防胃癌发生的最重要、最可控的手段。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显著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是明确的人类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及早筛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
然而,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数庞大,患者的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及根除获益知晓程度较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区域防治水平差异较大。
白皮书指出,幽门螺杆菌是已知伴随人类历史较长的感染细菌之一,在人类各种传染病病原体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造成的感染人群规模之大、感染持续时间之久都十分惊人。
幽门螺杆菌全球感染率约50(18.9%~87.7%),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感染率有较大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条件相关,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比发达国家更常见。饮食习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受教育水平低、拥挤的居住环境、较差的卫生条件、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中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成人感染率高于儿童。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健康至上,预防为主”的理念,尤其要关注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恶性肿瘤的防控。这意味着我国需要在医疗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中持续加快提升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能力,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防控合力,进一步满足公众当前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白皮书将有效指导疾病精准防控,助力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手段在我国加速实施,助力提升中国消化系统疾病防控能力,进一步降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疾病负担,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张建中表示。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减少传染源
白皮书明确,人类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唯一自然宿主,传染源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尽管在个别动物体内也有检出的报道,但不构成对人类感染的明显风险。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水源性、食源性和医源性传播等也是受到关注的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感染者的呕吐物、咀嚼食物以及受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也可通过消毒不彻底的内镜操作等医源性途径传播。
此外,家庭内传播是新发感染和再感染的重要途径,家庭成员之间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共用餐具、咀嚼喂食、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增强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等,有助于防止幽门螺杆菌在家庭成员间的传播。
在易感人群方面,人类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免疫功能受损的人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体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性,某些人可能具有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更高的遗传易感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83-2018年35年间由60%以上降至50%以下,低年龄组感染率下降更为明显。不同地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及强度不同,中国不同人群感染率变化程度也不一致。
白皮书中特别强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应重视合理诊疗及根除治疗。根除治疗应遵循“检测-治疗”原则,一旦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无抗衡因素存在,均应鼓励进行根除治疗。
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治疗会减少或消除幽门螺杆菌长期慢性炎症的全身影响,包括消除胃黏膜炎症、加速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减轻胃黏膜病变等。根除治疗还会带来显著的社会获益,如传染源减少、家庭内部及人群内的传播减少,可有效降低胃癌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在药物选择方面,白皮书推荐选择的药物应具备相对药效明显、副作用低和耐药率低的特征。
对于家庭的诊疗策略,白皮书明确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成员是持续存在的传染源,与其共用生活器具和密切接触是导致部分其他家庭成员感染的重要原因,如果家庭成员中仍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存在,即使个别成员根除治疗成功,也存在较高的再感染风险。家庭成员中与感染者共同居住的成年人,如无抗衡因素,应积极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家庭成员的感染和再感染风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胡伏莲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是作为一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将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优先事项之一。长远来看,白皮书对于持续推进幽门螺杆菌的规范化诊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延长人群健康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白皮书将助力完善医院对消化疾病的防治体系建设,提升医务工作者对幽门螺杆菌诊疗的救治能力,为下一步规范化诊疗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会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危害的客观、科学认知,加强患者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视以及致癌因素的预防筛查意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胡伏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