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是指在独处时,要谨慎地行事、思考,不可草率。这个词来自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临轩示子房》:“王道之人,慎独之谓也。”意思是说,君子应当谨慎在独处时的言行举止,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思想。后来,“慎独”成为一种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
“慎独而心安”出自曾国藩《诫子书》,他将“能慎独”奉为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言简意赅揭示了慎独于修身、于人生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儒家提出的修身之法,慎独为历代贤达所重视,乃至将其视为第一要节。
何谓慎独?《中庸》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也有“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的表述。意思是不要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要因为事情细小琐碎而不拘小节。可以看出,慎独的关键在“隐”“微”处正心、在“诚”“形”上如一。
越是隐蔽处、细微处越能见修养。慎独之时要面对的是自己,要在“隐”“微”处与己赤诚相见,与私心斗争、与贪欲较量。若能清心自守自然心安,反之则乱。东汉杨震,面对故人送来的十斤黄金和“暮夜无知者”的自欺,果断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却之,实现了自己无愧于心的价值追求;清代官吏叶存仁,面对僚属深夜特意避开耳目相送的礼品,原封退回并赋诗以“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阐述缘由,不是担心被发现,而是“畏己知”。
“畏法度者最快活”“守王法梦里无惊”。反观受到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时间有的发生在“八小时以外”,违纪违法地点也常在私密隐蔽场所。但不少人事后忏悔,从第一次越过红线开始,无一例外都内心不安,将这些违纪违法行为视为给自己埋下的“定时炸弹”,惶惶不可终日。
《大学》所言“形于外”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博取廉名,而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诚”为底,表里如一。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中的“诚而有信,不欺暗室”正是这个道理。不少被查处的党员干部都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人前大讲廉洁从政,人后大搞权钱交易。自我粉饰,可以蒙混一时,却难欺骗一世,长期伪装只能使自己在违纪违法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追悔莫及。
慎独是为政修身之要。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时常面对权力、金钱等诱惑,更应该慎独。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他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为了做到慎独,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经常与自己“打官司”,省察一言一行;彭德怀坚持每月“反省自查一遍”……
慎独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自我修养。《格言联璧》有言:“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党员干部要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处处自律,时时自警,日日自省,如此,才会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到慎独而心安。
(来源:2021年9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许静华)
监制/李小标 责编/刘文韬 编辑/王仁锋 *** /王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