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你真的明白吗?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有三种行为被称为不孝,第一种是一为顺从父母之意,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第二种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迈,...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有三种行为被称为不孝,第一种是一为顺从父母之意,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第二种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迈,身为人子却不谋官位以赡养父母;第三种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无人继承香火.其中,以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最为不孝.有人说,无后为大是被人误解的,不是说没有子嗣为不孝之大过,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说这话也有两千多年了,一直没人对“无后”的解释有什么异议。但是近几年总有人说这句话被曲解了意思,我搜了一下,这句话对“无后”的解释基本分为两类。其中之一为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做到了禀告的本分(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和敌意,所以不便禀告。况且尧作为帝王是天下人民的父母,完全可以代替舜的父母)。

其二便是常说的没有后代为最不孝。虽然孟子的话被曲解了,但存在文化上的必然性。在东方文化中社会的基本社会秩序是由氏族家长制所维系的,因此家族血脉的延续关系到财产的继承和关系的稳定,如果无后,这一系列的家族秩序就会被打乱。而孟子这句话只是被人误用(借用)来劝导子女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子无才便是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这就是普遍理解的那个意思,是封建宗法时代下思想局限性所导致的腐朽落后观念。就好比古人还拜龙王求雨、跳大神治病一样。

  • 发表于 2023-05-31 17:08
  • 阅读 ( 219 )
  • 分类:城市贴吧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浏览:65
浏览:65

182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