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这是家乡关于清明节的一句歌谣。我小时候,就是从这句童谣,记住了清明节。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的父母和很多长辈亲人,都会拿着很多香火纸钱,很多好吃的,去拜祭祖宗,给祖先上坟。
我那时并不知道什么是上坟,只是看全家人热热闹闹,当然也想跟着一起去。但是六岁之前,父母从没让我去过,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清明节的一些禁忌。父母告诉我,有三种人不适合去上坟,清明节祭祖,一定要注意这些忌讳。
一、第一种人就是幼童
因为去祭拜祖先时,都是越早越好。因为太阳升高之后,阳气越来越重,老传统说这样不利于祖先来接受敬贡。所以上坟一般都是早晨,那时地里还有很多露水,寒气非常大。而且清明节往往还会下雨,所以幼童身体不如成人,最好不要去,以免着凉惹上疾病。等到六岁之后,孩童的免疫力越来越好,就能随着父母去上坟,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
二、第二种人就是老人
老年人一般腿脚不好,有的墓地位置非常偏远,道路条件也不好,去上坟的时候很折腾身体,怕老人吃不消。而且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情绪波动,老人又很念旧,在祖先坟前,很容易感怀哀伤,大哭一场的话,是很伤元气的。所以,为了老人着想,一般这种祭拜祖先的事情,就有年轻的子孙后代来代劳,一样能够表达对祖先的诚意。
三、第三种人就是外人
所谓的祭祖,就是祭拜自己的祖先,所到之人,也应该都是家族中的至亲。因为清明节扫墓,是每个人家庭很私隐的事情,并不适合外人去参加。每个家庭可能还会有一些特殊的仪式,并不想被外人知道,外人去了反而会感到尴尬。所以,我们就算是跟逝去的人关系很好,也不用亲自跟去祭拜,向家属表达悼念之情就够了。
清明节祭祖,有一些老规矩、老传统,并不是思想观念陈旧。很多要求,其实也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为活着的人考虑,才这样安排的。传承这些规矩,其实跟祭拜祖先一样,都是孝道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