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现在3岁半了,他一直是大家眼里“好养”的孩子,白白胖胖什么都爱吃。除了他本身胃口好,我认为和3岁之前形成的良好的吃饭习惯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孩子吃饭的养育经验:
孩子吃饭“不好”的几种类型关于喂养,需要避免的三种错误方式不同年龄阶段如何支持孩子自己爱上吃饭孩子自主进食的好处和注意点a.吃的少,吃不好。
b.挑着吃,吃的到处都是。
c.哄着喂,追着喂,看着动画片喂,不哄不喂干脆就不吃。
尤其是最后一种类型,许多家长也意识并反省到孩子吃饭没规矩,决定给孩子好好下功夫调整。当孩子不吃时,甚至强硬让孩子饿上一两顿,希望下次孩子能够好好吃饭。
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孩子反而产生了情绪对抗,说什么就是:不饿,不吃!
没办法,总不能让孩子最后什么都不吃,营养跟不上啊!最后父母只好妥协,又重新返回到哄着喂、追着喂的模式。在情绪的对抗中,吃饭变成了每日都会上演的恶性循环,变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造成这种恶性循皯原因,或多或少与父母“顾问式”的陪伴和喂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我们常常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孩子没有判断和自理能力,保护和照顾好他们,让孩子“吃饱饭”,是我们的本能,难道这有错吗?
然而这种本能,常常伴有一种自以为是:我们自以为了解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
当孩子说:“我吃饱了。”顾问型的父母会认为:就吃这么一点,你真的饱了吗?不,你一定吃不饱,得再吃一点(说完拿起勺子又往孩子嘴里塞点);当孩子不爱吃另外一种食物,顾问型的父母又发出一种声音:“你只吃a,营养哪里够!你得吃b、c、d、e......”
顾问型父母,盯着孩子吃饭,会让吃饭变成被动的压力其实对吃饭这件事,我们可以想想最近自己愉快的一次吃饭经验是怎么样的。
我印象最深刻、最愉悦的一次用餐经历是在马尔代夫,那时我和先生过结婚周年纪念日。吃饭的餐厅是一个水底餐厅,能看到到各种海底的生物在身边游走,环境十分静谧优美。我们聊着天,吃着美味的晚餐说说笑笑。重点是服务员就像是“隐形”的,他们只在你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
如果我们吃饭的时候,总有人盯着你,饭菜没有吃干净,厨师跑出来问你:
“为什么不吃完?是饱了?还是食物不好吃?”又或者总有人在你旁边絮叨,告诉你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想必一定也是感觉心情扫兴至极。
这和孩子吃饭是一个道理,盯着孩子吃饭,会让孩子感觉到被监视的压力,自然也就吃不好。
顾问型父母,要求孩子全部吃完食物,会导致孩子感受不到饥饿感,丧失自我察觉和判断的能力在孩子生命的前三年,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经验去感受,获取对世界以及自我的认知。就像如厕一样,没有孩子天生就会控制自己大小便的能力,他们需要生理的发展以及不断的练习,才能学会有控制的去上厕所。
而对于学习吃饭的孩子来说,他们同样需要时间以及不断的练习,逐渐明白什么是饥饿感,什么是饱腹感。如果每次都是成人喂孩子,每次都喂的饱饱的,看似营养很不错,但是从长期发展来说,并不利于孩子吃饭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
有些大人,遇上自己喜欢吃的,就一嬋胡吃海喝起来,直到吃完了,才发现自己撑着了。这就是小时候缺乏自主进食体验,导致对自我觉察和判断能力缺失的一种体现。
顾问型父母,从小给孩子哄喂、勺喂,孩子容易丧失自我驱动性,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在的侄子奇奇刚刚开始接触辅食的时候,他看妈妈用勺子喂米糊,每次都会上来“抢勺子”。孩子才6、7个月,勺子也拿不好,经常就是把米糊弄的到处都是,然后把勺子扔在地上。妈妈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为了避免一片狼藉的情况,坚决不让孩子拿勺子,每次就是自己拿着勺子,往孩子的嘴里送米糊。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确实不抢勺子了,但是妈妈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孩子1岁多了,还不会用勺子,自己吃饭的意愿度也不高。每次让奇奇吃饭,他就把嘴巴一张,试意妈妈喂。
妈妈很困惑,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吃饭呢?其实孩子后期吃饭的问题,是因为前期孩子很想学习自主吃饭的时候,他的愿望和动力被剥夺了。为什么要自己吃呢?反正张嘴爸爸妈妈喂就可以了。
久而久之,孩子失自了我驱动性,吃饭变成了父母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这不仅对孩子吃饭的习惯有影响,还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以及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变得不再积极主动。
吃饭不仅是吃饭,还意味着孩子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是喜悦幸福的,还是愁眉苦展与父母对抗的?如果我们把吃饭的主动权从我们转换到孩子,你会收获一个更加快乐,更加积极主动与食物、世界探索的孩子。
突破传统,以宝宝为主导的辅食方式以宝宝为主导的进食方式,最著名的方法要属Baby-led Weaning。(简称BLW)它是由英份个叫Gill Rapley的健康随访员发明的,目前在西方国家尤其英国比较流行。Weaning是一个英国英语中的词汇,意思是辅食,而不是美国英语中的断奶的意思。
1.Baby-led Weaning,让宝宝做主引导辅食。
与传统的辅食模式相比,BLW相对更尊重孩子自己的,并且着重培养孩子的咀嚼能力。BLW会在孩子一开始辅食时,就给孩子提供相对软烂、大块的餐桌上的食物,让婴儿自己进食,而不是给传统的泥状辅食并喂食。
这种喂养方式,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a.孩子已经能够独坐了,能够用手抓食物并放入嘴里。(一般在6-8个月)
b.食物需要充分煮熟且非常软烂。(避免噎住窒息风险)
看到这里,部分父母会有不少疑问:没长牙的孩子,大块的食物怎么咀嚼?孩子会不会噎住窒息?
在我的孩子6个半月的时候,我在他的餐盘里放了几块软烂的西兰花。那时候他对食物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经常看着我们吃饭就开始吧唧嘴巴、流口水。
当他用手抓起西兰花的时候,马上就放在嘴里吸吮起来。虽然孩子还没有长牙,但是他们的牙床也非常有力量。宝宝出生后,牙齿就埋在牙床下,只要食物的性质适合,他就可以用牙床咀嚼,吃的津津有味!
在Baby-led Weaning(中文为“辅食,让宝宝做主”)这本书中,原作者就是BLW理论最初的提出者,他指出:
如果让宝宝自己控制进食,而不是用勺子喂食,孩子噎住窒息的风险会更低。[1]孩子吃大块的手指食物时,许多父母看到宝宝被噎到导致作呕的情况,会显得很担心。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咽喉保护机制,它可以保护过大的食物不被吞进去, 并不会对他的身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有研究证明,在孩子发展出能够准确抓住食物的能力之前,他们不会有咀嚼吞咽的能力。吞咽,需要我们把食物咀嚼后放在口腔的后部吞下。
在没有完全获得这种咀嚼能力之前,孩子会把手指食物用牙床咬断,在口腔前部用舌头搅动。他们不能有意识地把食物送到口腔后部,而是会自己吐出来。(就是父母看到孩子作呕的样子)这就是孩子一种生理的自然保护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的练习,判断咀嚼到什么程度的食物咽不下去,而咀嚼到什么程度的食物可以咽下去。在练习的经验中,孩子咀嚼和吞咽的能力会越来越强,直到作呕次数越来越少,最终完成吞咽进食这件事情。
而如果用勺子喂食时,没有获得食物咀嚼吞咽能力的宝宝,更容易把食物吸到口腔后部,反而更容易噎住窒息。
2.没有一刀切,让孩子掌握进食速度,循序渐进,用尊重和爱滋养孩子是重点。
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我实施的是传统喂养+BLW喂养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在我看来,喂养没有一刀切的方法,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比如说,我的孩子属于自主能动性很强,对吃饭兴趣非常高的孩子,所以我在6个半月就开始给孩子大块的软烂的食物。
但是在8个月前,孩子用BLW的喂养方式,其实他自己吃进去的东西非常少。为了保证孩子营养的全面摄入,在8个月前,我仍然给予孩子一些泥状的食物,比如米糊、粗粮粥、酸奶。而这些是孩子没有办法用手指抓握的。
当我用勺子喂给孩子吃时,孩子总喜欢抓我的勺子。于是我就给了他一把勺子,让他自己也尝试用用勺子。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BLW手指抓食物的经验,他小手使用工具的能力也增强了,慢慢地可以更精准的用勺子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口中。
这个过程里,孩子同样是比较自主,因为他们可以掌握进食的速度,从而循序渐进的锻炼自主进食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BLW和传统的喂养方式其实没有太大冲突之处,澳大利亚2013年婴儿喂养指南也指出:
婴儿应该从6个月左右辅食,从细腻的泥状食物,到压成泥的食物,到切碎的粗颗粒的食物;到8个左右,大多数婴儿都能够掌握“手指食物”了;到12个月,宝宝应该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大量的丰富的家庭食物。[2]因此,一切的喂养方式,基本的原则就是根据自己孩子能力的情况,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不强迫孩子,用尊重和爱的态度,让孩子自主掌握进食的速度,最终获得自主进食的能力。
无论孩子在哪个年龄段,用尊重和爱的方式进行喂养,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喂养模式。
不同年龄段,让孩子积极参与吃饭的方法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情况不同,需求不同,让孩子积极参与吃饭的方法就有所不同。
a.6~12个月,给予丰富的食物,循序渐进给予手指食物,让孩子成为积极的探索者
在刚刚开始接触辅食的前半年,要尽量多的给予孩子多样种类的食物,丰富他们的味蕾体验。这会为孩子未来健康的饮食习惯打下良好根基。基本的原则是从一到多,营养搭配,1岁前不盐和调味料,让孩子积极感受食物原来的味道。
如果在早期,孩子的味蕾接触的食物种类越多,未来对不同味道的食物接纳度就越高,适应性也越快。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北方的孩子,很早就开始吃羊肉。但是南方的孩子,就不大接受羊肉的膻味,即使大人也很难适应。这就是文化的不同,早期孩子对食物味道的摄取,导致的后期差异。
根据孩子的吞咽能力和实际情况,大约7-8个月可以给孩子软烂的手指食物,让孩子自己抓取放入口中,帮助他发挥自己吃饭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小宝宝而言,逐一呈现食物的方式会帮助他更专注的品尝食物,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
在给予食物时,建议在餐盘上只放1-2种食物,观察看看孩子的反应,鼓励他抓一抓、尝一尝,接着父母再给他提供另外一样食物。这样的好处就是避免孩子看到一大盘各种各样的食物,反而不知道如何,有些孩子甚至会玩食物的情况。
鼓励孩子更加好的抓取食物探索进食,这些食物是很合适的:
--煮熟或者蒸熟蔬菜切成手指条状(如胡萝卜、西葫芦、红薯、南瓜)
--有趣的形状和纹理的食物(西蓝花、牛油果块)
--柔软成熟的水果(如香蕉、软梨、猕猴桃、软桃、煮熟的苹果)
--松散的肉嬸或者煮得比较烂的鸡肉
--粒状的意大利面,或者比较小段的软烂面条,也可以抓着吃
--米饭握成小饭团
--各种蘸酱,用水果蘸着吃。(比如煮熟的豆子和牛油果碾碎、番茄煮熟作为蘸酱)
b.1岁~3岁,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和准备,成为吃饭积极的参与者
在孩子1岁左右,他们开始学习独立走路了。当双手不再需要撑在地板上保持平衡时,解放出来的双手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能让孩子帮忙吃什么,或者让他一起准备食物,会极大的提高孩子吃饭的参与度。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做的包括但阍于:
--撕各种各样的菜叶(颜色、味道、手感各有不同)
--搅拌各种食材(如水+面粉,感受食物形态变化)
--用工具挤压柠檬、香橙等水果,制作成果汁或“有味道的水”(用双手创造食物)
--使用安全但不割手的圆头小刀,将长条的食物切成丁(练习工具的使用)
--剥鸡蛋(专注力、精细肌肉锻炼)
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孩子的嗅觉、视觉、味觉、触觉多感官得到很好的开发。当他可以参与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制备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你会发现他会吃饭会有极大的热忱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1-3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萌芽,给予孩子有限制的餐桌自由,会为良好的餐桌礼仪和用餐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会告诉孩子,他有吃什么、吃多少的自由,但是伴随的限制就是吃饭时不能离开餐桌。如果离开餐桌,就是吃饱了,跑去玩玩具后就不能再回来吃饭,更加不会追着喂饭。
c.3岁~6岁,更高阶段的父母好帮手,到更多吃饭以外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不断的累积,他们的逻辑思和动手能力也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他们能参与的食物制备的具体项目就更多了。比如:
--刨东西(更高阶段的手眼协调和控制能力)
--摆餐桌(基础的数学概念,根据吃饭人数判断需要多少餐具)
--在大人的帮助下洗米、煮饭(高阶的控制能力,倒水而米粒不撒出)
--用安全的工具切苹果(更复杂的逻辑顺序)
--用洗杯刷清洗自己的杯子
这时,如果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可以帮助孩子自己做的环境,他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好帮手,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更加爱上吃饭这件事,拥有更多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如果环境允许,我们甚至可以种植一些简单的蔬菜,让孩子参与到照顾瓜果蔬菜的过程中,这也会帮助他们了解到餐桌上的食物,从生长到制备的全过程。他们会更加理解到食物粒粒皆苦,从而更加珍爱粮食。
积极面对孩子的挑食行为,培养营养摄入均衡的健康宝宝当孩子对一样食物产生排斥时,这是非常正常的。有研究表明:
对一样新的食物,孩子需要尝试8-16次才能真正爱上这种食物的味道。我们成人也经常有这样的体验,一种食物,比如榴莲,刚开始觉得味道非常奇怪,吃不习惯,但是在多吃了几次之后,慢慢可以接受了,有些人甚至会深深的爱上这种食物的味道!因此,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孩子偶尔的挑食行为,是孩子未来更好的接受食物很重要的关键。
1.放下焦虑,不给孩子贴标签,给予他们更多样的。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心理学家 本杰明·斯巴克 先生,通过长期研究曾经指出:
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满足正常发育需要的精妙生理机制。也就是说,宝宝清楚自己想吃什么,该吃多少因此当孩子不爱吃某种食物,或者吃的很少,我们不需要太焦虑,孩子的身上自然会告诉我们解决的答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刻意让这种孩子暂时“不喜欢”的食物消失,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去呈现出来。
比如说牛油果,孩子不爱吃,可能不是因为牛油果的味道,而是不习惯这种滑滑的手感和口感。当我们把牛油果和牛奶打成奶昔,孩子就会可能爱上吃牛油果。
我们不用过分担心孩子会因为偏食而营养不良,在丰富的大自然界当中,总会到营养物质相近而口味不同的食物的。
担心和焦虑,一位给孩子贴标签“他就是不爱吃饭”,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加抗拒吃饭这件事,认为自己确实是一个“问题宝宝”。
健康的营养搭配,会把食物分成几大类:谷物主食、蔬菜、水果、奶制品、肉类、禽类和豆制品。在每种种类里,都尽可能多样丰富的食材,灵活调整,整体都有摄取,孩子就不会有太大问题。积极的养育心态,一定可以让孩子成为更爱吃饭的宝宝。
2.避免过多高糖分的零食。
如果孩子吃饭还是不好,我们也要考虑孩子平时摄取的食物,糖分是否太高。许多的零食,糖和钠的含量非常高,这种食物摄取多了,孩子的能量又消耗不了,就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用餐情况。
积极学习安全知识,警惕噎住窒息的风险,防范于未然无论是宝宝自己进食,(BLW)还是传统的喂养方式,父母都要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以防孩子在吃食物时产生噎住窒息的风险的风险。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需要警惕,孩子进食一定要有成人的陪同,不可以让孩子单独一个进食。
如果我们从小让孩子养成自我进食的好习惯,孩子吃饭是孩子的事,而不是大人的事,那么孩子不仅吃饭更香,身体更好,心理和人格的发展也会更加全面。
吃饭自己做主,可以促进孩子的生理自信1.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增加感官经验(如食物的质感,色泽,形状)
当我们给孩子提供切好的新鲜香蕉片时,孩子抓取会感受滑溜溜的质感。过了几分钟之后,香蕉的颜色还会变黑。在这个过程中,自主进食探索的孩子,感官的经验会更丰富,他会更加理解香蕉的色香味,成为更积极的食物探索家。
2.促进眼、手、嘴的相互协调,有利于精细运动的发展。
人类之所以时高级的智能动物,与其他的动物区别出来,原因就是我们有更灵活的手指和智慧的大脑。每一次孩子使用小勺、小叉获取食物,放入口中,就是不断的练习眼、手、嘴饿的互相协调,这对孩子的精细运动发展带来很好的练习,可以更好的促进大脑心智的发展。
3.自己掌握进食速度,有更多机会学习咀嚼和吞咽的能力。
如果不喂孩子,不催促孩子,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重复练习吃饭这件事。前期父母付出的时间可能更多,但是在后期会收获一个吃饭更好的孩子。因为孩子在不断的练习中,习得了更好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吃饭自己的做主的孩子,心理和人格发展更健康1.孩子吃饭自己做主,意味着我们更尊重孩子的,发展心理自信。
在我的孩子8个月左右的时候,他尝试着吃一整条剥好的完整的虾。他右手抓着虾尾,将虾放在嘴里吸吮咀嚼,十分认真逗趣。8条虾,他足足吃了近15分钟。当他吃完所有的虾,开心的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在他的笑容里,我看到了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一个可以自由主宰自己的孩子。这种让孩子来主导的、积极的喂养方式,极大的发展了孩子心理的自信,让他以后成为一个更有内心判断力的孩子。
2.自主吃饭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控制感,更能成为自我驱动学习者。
吃饭不仅仅是吃饭,还意味着我们与世界学习和互动的方式。孩子是等着大人,嗷嗷待哺,还是积极出击,自己喜欢的食物并且享受其中?这对未来孩子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能自己做主吃饭的孩子,会拥有更多对自我和世界的控制感。而我们都知道,对世界有掌控感,是内在安全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来源。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也曾经指出,生理的需求作为我们人类生存的最底层,是一个完整人格发展的根基。
一个能自主吃饭的孩子,是自己的主人,他们必定会获得更的能量,有能力去面对未来更多挑战的人生!
最后推荐一下回答中提及到的辅食喂养及相关书籍吧:
我是 @玫瑶老师
《陪孩子走过生命中重要的前三年》作者,专注分享蒙台梭利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接地气育儿干货。
如果回答有帮助,点个赞可以鼓励我更多分享创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