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第一个人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很多神话故事对此有解释,比如说我国的伏羲和夏娃,西方神话里的亚当夏娃等,这种解释简单明了。
不过从科学角度来讲,自然界里并不存在所谓的“第一个人”,因为任何物种在演化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来区分旧物种和新物种,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彼此之间仍然有基因交流。
就像人和猿之间,两个物种并不存在明确的分界线,在分界线这边是人,那边就是猿,这是不存在的。
按照进化论的诠释,人类是由猿类进化来的,人类与猿类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染色体数量也不同,但其实在进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如此明显的分界线。
不过,在学术上为了方便研究,科学家把人类与猿类进行了“一刀切”:脑容量超过700毫升的称为“人”,小于700毫升的就是猿。
这只是人类的定义而已,按照上面的定义,脑容量为699毫升的虽然不能称为“人”,但其实与人的区别并不是很大,而且也不会存在生殖隔离,可以与人类自由交配繁衍后代。
人类到底是如何进化的呢?
从一亿多年前的哺乳动物开始说起,当时的哺乳动物虽然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但生活空间并不是很大,因为当时是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哺乳动物大多要么生活在地下,要么在树上,而且大多数时候需要在夜间出来活动。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彻底改变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格局。对于体型庞大的物种来说,带来的是毁灭性的打击,恐龙也因此而灭绝,而体型较小的物种更容易存活,因此而躲过了这一劫。
恐龙灭绝之后,物种的进化继续上演,哺乳动物的生存空间更大了,并逐渐占据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主导地位,比如说犬科,猫科还有熊科等物种,在当时的地球上非常活跃。当然还有后来进化出人类分支的灵长类物种,只不过它们生活在树上。
大约一千万年前,环境的巨变加上地质不断活动,非洲大峡谷形成,森林逐渐消失,大片的草原和灌木丛开始出现,灵长类物种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压迫,不得不来到草原上,开启了直立行走,同时食物的种类也开始增多,并开始食用营养更丰富的肉类。
充足的能量带给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脑容量也开始迅速增加。当脑容量来到700毫升时,人类就出现了。
当然并不是现代人类,当时的人科家族有很多种,比如说直立人,匠人,能人,还有之后的尼安德特人,海森堡人和智人等。由于各种原因,其他人科家族都灭绝了,最后只剩下智人,人类的祖先。
接下来就是智人走出非洲,走出非洲的原因也不复杂,因为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也大,非洲已经满足不了智人的需求,他们走向欧洲亚洲等各个大洲。
在这个过程中,智人与其他人科长时间共存,最终还是智人笑到了最后。也有一种观点人认为,很多其他人科并没有灭绝,只是与智人发生了融合,比如现代人基因里就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