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课文及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下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陈德兵 教学目标: 1.阅读原著节选,梳理小说重要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提出自己的疑问,努力从原著中找到答案。 3.品味小说中...

小学语文六下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陈德兵

教学目标:

1.阅读原著节选,梳理小说重要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提出自己的疑问,努力从原著中找到答案。

3.品味小说中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一、导入新课,概说内容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名著之旅”。请大家默读课文,简单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默读。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 。

预设:课文主要讲汤姆•索亚和贝琪从山洞里获救前后的故事。

预设:课文主要讲汤姆•索亚和贝琪从山洞里获救前全镇人对他们的担心,获救后全镇人的欣喜、激动,听他们讲述历险的经过,以及人们为了避免类似事件而采取的措施。

二、圈画人物,弄清关系

1.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请你一一圈画出来。

预设:全镇的人们、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汤姆、贝琪、乘小船的人、一户人家、哈克、道格拉斯寡妇、“衣衫褴褛的人”、撒切尔法官、法官的朋友、印江•乔埃。

2.简单说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

(1)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2)教师补充:

撒切尔法官和撒切尔太太是贝琪的父母。

波莉姨妈是汤姆的姨妈,汤姆是一个孤儿,被姨妈收养。

哈克是汤姆的好朋友,也是一个孤儿,经常和汤姆一起出去“探险”。

三、梳理情节,聚焦脱险

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文章分为若干部分,并给每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预设: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全镇绝望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迎接归来

第三部分(第5-15自然段)身体恢复

2.在课文中,大家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汤姆向大家讲述历险探险的经过了,请你根据汤姆的讲述,完成以下图表:

(向前探路)→( )→( )→( )→( )→(获救送回)

3.全班交流。

预设:(向前探路)→(发现亮光)→(告诉贝琪)→(说服贝琪)→(出洞呼救)→(获救送回)

4.我相信关于二人山洞脱险的经过比课文中写的精彩多了,课文为什么写得这么简单呢?

预设:

——这是对二人历险的再现,所以没有必要详写,以避免重复累赘;

——这是汤姆的口述,而且是转述,不是作者的叙述,所以不需要详写;

——汤姆刚刚获救回来,身体虚弱,也不可能对细节详加叙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角度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板块二:细读课文,感知人物

一、细读课文,说说汤姆

1.汤姆是课文的主角,也是小说的主角。“窥一斑而知全豹”,仅从节选的这一部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汤姆身上的一些特点来。下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针对汤姆做做批注。

2.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我感觉汤姆是一个 的孩子。你看: 。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点。

预设:

——汤姆是一个沉着勇敢的孩子。你看,在山洞里,贝琪很虚弱了,他便安顿好贝琪,自己一个人到前面寻找出口。

——汤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你看,在山洞里,他为了保证可以原路返回,使用风筝线做标志,这样就不会迷路了。

——汤姆是一个耐心的孩子。你看,当他把发现出口的消息告诉贝琪时,贝琪根本不相信,他便费劲口舌说服贝琪,直到贝琪相信为止。

——汤姆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你看,回到小镇上后,他将整个经历讲给全镇的人听,回报大家的关心。

——汤姆是一个有点虚荣的孩子。你看,他在跟大家讲述历险过程时,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汤姆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孩子。你看他身体一恢复,就立即去看望自己的好朋友哈克,而且去了几次。

——汤姆是一个关心他人的孩子。你看,当他听说山洞被封住了时,脸色变得煞白,因为他知道印江·乔埃还被困在洞里。

——汤姆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孩子。你看,当全镇的人找不到他和贝琪时,全部陷入悲伤和绝望;当大家得知他和贝琪回来了时,又是那样兴奋和激动。这都说明大家是很喜欢汤姆的。

……

4.教师小结:至于小说中的汤姆是不是这样呢?还有没有我们不知道的一些特点呢?大家回去以后找来原著读一读吧!

二、细读课文,说说其他人

1.课文中除了写到了汤姆,还有其他很多人,那么,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大家也来说一说。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不同角度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进行评说,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重点在评说主要人物。】

板块三:品析比较,揣摩语言

一、咀嚼品析,欣赏语言

1.这篇小说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被公认为世界儿童小说中的经典。除了小说的情节、主题和人物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外,它的语言,也非常优美,值得我们欣赏、借鉴。下面,我们就来好好品析一下课文中的语言。

2.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话: ,因为 。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二、比较琢磨,揣摩语言

1.我们所读到的这部小说,是作家翻译过来的。不同的翻译家,对原著的理解不一样,翻译出来的文字最后也有所不同。就本篇课文而言,你觉得翻译家有没有哪些地方表达得不够准确或者不够恰当?你觉得怎样说可能会更好一点?

2.学生默读,思考琢磨。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预设:

——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

这句话中“明摆着”不太恰当,“明摆着”有点袖手旁观的意思,好像是很不情愿再去搜寻孩子了。如果换成“一定”“十有八九”,可能好很多。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用“发疯般”来形容钟声,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不安和恐惧的感觉,与此时大家兴奋、激动的心情不匹配。

——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

“雄壮有力”一般形容军队里非常整齐、非常有节奏感的步伐,与此时人们的状态不太符合。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

“辉煌”一般指所取得的成就很大,这里用来描述人们内心的喜悦,不太合适。另一个译本用的是“激动人心”,比较妥帖。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

“躺”用在这里不太合适,一是不够礼貌,围着的人中有很多长者,汤姆躺着跟大家说话多不礼貌啊;二是不太真实,汤姆跟大家描述探险经过,一定是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躺”着是没法这样去跟大家交流的。

——因为她很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

无论如何,贝琪是不可能“愿意死掉”的。所以这处翻译不够准确。

——有的人还用嘲弄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再去那个山洞走一趟。

“嘲弄”明显不怀好意,这些成年人“嘲弄”汤姆说不过去,不如改为“开玩笑”比较合适。

4.教师小结:我们的揣摩有没有道理呢?大家有两条途径可以去验证:一是读一读不同的译本,二是长大后读一读英文原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对于优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加以吸收和借鉴,对于不太恰当的语言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

板块四:前后勾连,提出疑问

一、激励思考,鼓励质疑

1.同学们,我们所读的课文只是小说的一段节选,前面发生了什么、后面将发生什么,我们一概不知。所以,单纯地阅读这样一篇课文,大家一定会冒出很多疑问。现在,大家不妨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看看有没有人能够给我们解答。

2.学生默读思考。

3.全班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

预设:

——“衣衫褴褛的人”是谁?

——卡迪夫山发生了什么事情?

——印江·乔埃是谁?他为什么也在山洞里?他为什么没有跟汤姆他们一起行动?他有没有获救?

——汤姆、贝琪、印江·乔埃为什么要到这个原始山洞里去?他们想要做什么?

——汤姆怎么使用风筝线的?他们哪来的风筝线?

——哈克为什么病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汤姆和贝琪在山洞里一共呆了几天?他们是怎么度过这几天的?他们还经历哪些艰险?

……

4.以上问题,有同学可以解答吗?

二、回到原著,激发兴趣

1.看来,萦绕在我们脑际的这些问题,要想得到解答,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找到原著好好读一读了。这是一本怎样的小说呢,我们不妨听听评论家们的意见。

2.课件出示,学生朗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是一部幽默小说,它不仅人物幽默,情节幽默,语言也幽默。

——彭懿

一百多年来,汤姆的故事仍令全世界的大人和孩子感动。马克·吐温创作汤姆·索亚的故事,表面上看纯粹是为了娱乐,就像一个人永远忘不了一些童年往事,忍不住要把它们写出来才安心。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这本书里挖掘出许多深邃的思想来。

——阿甲

3.简介作者: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最具美国本土特色的作家”。2006年被《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马克•吐温幼时家境贫困,生活艰辛,这一段经历为他今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他的笔名马克 • 吐温就取自船工生活,意思是“测标两英寻”。

4.向大家推荐几个不同的版本。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教学难点

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出示课件1】

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名著,鲁滨逊的荒岛漂流和小男孩尼尔斯的骑鹅旅行唤起了我们无限的想象。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出示课件2、3】),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3.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4、5】4.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板书: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5.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6】1.默读节选片段,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板书: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说说这个片段中你觉得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表达的特点:

如,A.细节描写传神--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

B.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

C.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

(板书:汤姆和贝奇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 汤姆和贝奇归来后人们的喜庆场景 敢于冒险的精神 汤姆得意地讲述山洞历险的经历 汤姆看望生病的伙伴哈克)

三、再读课文,感知人物

【出示课件7】

1.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

如,A.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奇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

B.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C.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D.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E.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板书:敢于冒险的精神)

2.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进行汇报。

3.师生总结: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8】

小组合作: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

最终找到通道;

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

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

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

2. 【出示课件9】拓展延伸:

在汤姆的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说说自己的感受。

3.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其他有意思的故事,课下就去读一读【出示课件10】《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五、布置作业

1.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

2.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

板书内容:

教学反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所以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激励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下面是我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反思,与大家分享。

课前我让学生尽量抽时间去看这部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开篇我以谈话方式导入,让学生说说还想知道哪些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快速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这部分具体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写的很精彩,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最欣赏汤姆的那一点。让学生分组快速阅读后,找出精彩部分,在展台上展示,抓住精彩的句子有感情的读读,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验。最后我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说出汤姆在你们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们很快地概括出了汤姆机智勇敢,敢于冒险的精神。最后启发领导学生,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有趣的故事细节吗,激发学生继续预读原著的兴趣和愿望。

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抓住关键的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断的内容,在对主人公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汤姆的善良、正直、勇敢等品质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学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都很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故事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学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致,纷纷表现出阅读的热情,对主人公的经历有了各种猜想,相信在课堂上我播下的种子,会在他们的日后生活中开出美丽的花儿。

  • 发表于 2024-10-03 09:32
  • 阅读 ( 207 )
  • 分类:二手水吧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昆明微旅游
昆明微旅游

483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