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
李炳文 - 昨夜渡輪上 (曲:林功信,詞:馮德基 {馮正})
像《6 pair 半》一样,1981年出现一张城市民歌的合辑,名字就叫《香港城市民歌》,带头的有这首。当时,我完全没有听过这一首歌或这一张作品,当时很Disco的我,当然不怎么留意城市民歌了!直到我回香港工作后,才因为作词人馮德基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小学同学,而知道这首歌!城市民歌也没有在香港发芽长大,悠悠地来了,暗暗地走了。没办法,80年代太浮夸了!
当时在电视台工作,有空就在家写写歌曲,也由馮德基帮我写小样的歌词,想不到有天刘德华竟然听了,喜欢我们其中一首歌曲,要收录在他的第一张专辑里面。很多谢他!馮德基和我当然兴奋到不得了!当时,华仔已经红爆五台山,只不过还没有正式开始他的歌唱事业,但他的粉丝已经不比一般一线歌手弱。但华星唱片就一手把我们这个美梦粉碎,说哪里有新人歌手自己选歌?(哦,连刘德华也不可以?)何妨是新人写的歌?
十年后,不单是刘德华把《昨夜渡輪上》再次唱红,也在另外一张他自己的大碟里,唱红了我写的《除非…是你》,是商业电台当年十大作品。有心好事不怕迟!
问 - 區桂芬/葉源春(曲:區志華, 詞:區志華)
1981年,城市民歌(民谣)其实已经在香港流行了好几年,只不过要从80-81开始这些民歌作品才陆续被发行。把它当作70年代的事去看,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某程度年轻人对70年代突然浮夸、物质性强,和嚣张态度的一种反应。
《问》这首歌,就彻底地成功做到这一点,而且更带点诗情画意。几句歌词用城市民歌那轻松、不刻意的方法,把人类和社会的问题没有说教地说了出来。虽然制作和主唱两位都不是很有经验的音乐人 (區桂芬却是區瑞強的亲妹妹),但他们的真诚和纯洁比更花巧或华丽的做法更在那个时候拿到共鸣。
这样的好歌,被翻唱过几次,以1995年关淑怡、张学友在关淑怡的 《EX – All Time Favorites》里版本最为成功!我绝对可以听到未来有更前的人用更前的方法去演绎它。
这是爱 - 泰迪羅賓(曲:林敏怡, 词:林敏聪)
《这是爱》是許鞍華導演的电影《胡越的故事》的主题曲,当年副導演關錦鵬,動作指導是程小東,編劇是張堅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这成为新浪潮电影里重要作品,我自己觉得有点docu-drama 的感觉,但这也是阿Ann(Ann Hui許鞍華)的电影语言。許鞍華还大胆用了当时新人的林氏两姐弟去写主题作品,没有失望地,是一首惊人的好歌!
有内涵的情歌是所有人所追求的。泛滥的情歌却满街都是。林敏聪这个像疯子但一点都不疯的人,每次都能够让你他可以浪漫得一点不低俗,跟他恶搞的搞笑歌完全两回事!林敏聪也许没有三位词圣的伟大世界观,也可能没有林振强细致的深入浅出,但他够真。我觉得这已经是很难得了!配上未来音乐大师林敏怡姐姐,这首是百听不厌的好作品。所以张国荣和关淑怡后面翻唱一点都没有让人失望!
1982年
风是冷 – 陈洁灵(原曲:Melancholy Morning - Helmut Zacharias,词:林振强)
因为《星夜星尘》、《今晚夜》、《白金升降机》差不多同时发生,陈洁灵大红的歌曲真的太多了,让人忽略了《风是冷》。这也是我们对林振强一生对风的obsession,研究开始的地方,并不是《不羁的风》!
刚才谈到有内涵的情歌,林振强对点地设立了这个门槛。《风是冷》并不难,并不复杂,更没有一个石破天惊的爱情故事在后面。他只不过用了风作为了一位见证人,一个角色,一个比喻,但在女主人公心里,哪怕在阳光里都觉得风是冷,这已经把一个平平凡凡的爱情故事升华成一首刺骨动人的作品了!
跟《輪流轉》一样,我有点奇怪,除了陈洁灵自己之外,没有人翻唱过《风是冷》!也许是她实在唱得太好的原因吧?
1983年
也许 – 何家劲 (曲:鲍比达, 词:林振强)
这首歌可怜的是,十次有十次,听的人都会说:“哦,原来何家劲会唱歌的? 我第一次知道!” 这个反应我看了几十年了了,一直到现在!“我只记得他是那个最帅的展昭。” 不知道他本人在面对这个反应的时候会怎么想? 我不认识何先生,所以连猜也猜都没有资格猜!
最近有机会跟鲍比达大师吃饭,发现他对这些他写的好歌,包括《边缘回望》、这首《也许》、《大江东去》、《披上骄阳》、《两个女人》等一点都看不起,这不是谦虚,他真的不觉得它们是什么好东西!反而我们听着他的歌曲长大,因为这些如珠如宝的音乐,把他当作神一样的这么崇拜!怎么知道他对音乐的看法原来不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品味也有改变,他现在变得更喜欢那些怀旧的歌曲,带点jazz风格的味道的那些。他更享受他最近跟一些歌后的合作,像蔡琴、叶丽仪、陈洁灵等一起怀旧。那个年代最洋气的音乐人很可惜地已经不再。
谈到词,林振强再一次使用风扇在吹风的意境开始歌曲,还是逃不过风,越来越上瘾。让又轻又软的风把主人公带进记忆里面找到一个她。这几十年内,“也许”这两个字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可能都会用到。但1983年的香港,没有人这样说话的,这不是广东话的一个习惯,不会在日常生活里,用“也许”,用“哪怕”,比较多用的是“或者”,“可能是”,所以当这首歌出来,大家对“也许”有了一个新鲜特别的感觉,也特别走心。
也许《也许》有一个更有技巧和更感性的歌手如林子祥或张国荣会更对得起Richard(林振强)的词,蔡枫华的版本做不到,但我已经觉得何家劲的版本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他很努力去唱好它,你是能感觉到的,而且他够真,也许因为是他是一位演员的原因?
1984年
隔膜 - 叶丽仪、叶振棠 (曲:顾嘉煇,词:卢国沾)
那个年代,合唱歌曲让人很兴奋,人们都想看看歌手与歌手之间的化学作用如何,而且感觉好值,付一张唱片的钱,能听到两个人唱歌。这个是音乐还很值钱的时候。这个年代很快又会再回来了!
叶丽仪、叶振棠当时被称《双叶》,当然代表他们的合唱歌曲都很受欢迎,有如《笑傲江湖》这首我觉得是所有《笑傲江湖》主题曲最好的一首,因为歌曲写的是真正令狐冲和任盈盈两个的爱情故事,跟他们的潇洒。这是故事的主题。至于隐士高人有多豪迈是次要 (《沧海一声笑》)。
我还记得在一个群星演唱会/电视节目里面,我告诉叶振棠我多喜欢他们歌曲《隔膜》时,他给了我一个我觉得很奇怪的反应:“好听有鬼用?!Hit才紧要!” 我感激他的直爽,但歌手最重要的是有好歌,流行不流行是控制不了的事情,拿不拿奖其实又有什么关系?好歌永远有人会听!
我当时挺诧异卢国沾可以写到那么现代人的歌词,因为他的古风作品实在太成功了。而且他写到女性在社会里的地位在攀高,让男人觉得冷落,也是当年来说非常新派的。配合煇哥一般充满戏剧感的歌曲,仿佛是一首音乐剧的歌曲。我能够看到两位演员在舞台上演一对恋人,用音乐去交代彼此对大家的隔膜!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