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来看看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一、下元节是指哪一天?
下元节是指农历十月十五,又称下元日。
我国有三个“元节”,分别是上元节正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和下元节十月十五,它们的来源都跟道教有关。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说,传说中三官的诞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于是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日,又正值收获季节,百姓有足够的粮食“斋天”,同时祭祀祖先。民国以后,下元节祭祀习俗渐废,合并到祭祀先人的中元节,所以七月十五又称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