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语言人口变迁的渐进性与突发性事件(三))

使用语言人口变迁的渐进性与突发性事件(三) 刘荣庆 三星堆遗址目前测算年代为3000到5000年前,相当于中原三皇五帝时期。2001年从事古彝文工作的阿余铁日来到三星堆,突然发现三星堆里的人...

使用语言人口变迁的渐进性与突发性事件(三)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语言人口变迁的渐进性与突发性事件(三))

刘荣庆

三星堆遗址目前测算年代为3000到5000年前,相当于中原三皇五帝时期。2001年从事古彝文工作的阿余铁日来到三星堆,突然发现三星堆里的人像和面具,竟然与彝族的传统服装和头饰十分相似。三星堆七个经常出现的符号,被阿余铁用古彝文解读:“天地阴阳”、“智慧”、“人”、“人脸”、“眼睛”、“两个”、“祖先”。彝族学者的胡成荣和窝底子经研究三星堆符号,将其中的62个符号解读。彝族学者安东发表《遐想,从三星堆出发》的论文,详细论述了三星堆出土的各个文物,与彝族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青铜神树与彝族祭祀时的柏杉传宗树相似,而传宗树上独特的木片鸟像,在青铜神树上也有对应。

早在8000年前,古彝族就创立了“十月太阳历”——将全年分为十个月,一个月为36天,十个月为360天。多出来的五天,则通过四年一闰,从而得出平均一年365.25天。这一结果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1980年,考古学家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发现了更早的“十八月历”——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定季节,一年分十八个月,每月20天,同样是360天。剩下的五天通过“祭祀日”平均到一年中,也与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远在万里之外的墨西哥玛雅文明,也使用一模一样的“十八月历”。墨西哥印第安人祭祀太阳神的日子,正好是彝族的火把节。玛雅人的金字塔,也与彝族人祭祀的向天坟相似。

彝族学者戈隆阿弘在《被遗忘的中国远古部落族群》一文中指出,西方至今还留有古彝文遗迹,如意大利4000年前的岩石刻符、希腊3000年前的线性文字A与B、印度4000年前的古文字,与古彝文的字形笔划和书写方法都相同相似,部分文字甚至可以用古彝文解读。刘志一教授断言:“古彝文是汉文的源头,西文的始祖,世界文字始祖。”他认为约距今7500年前,在远古商业贸易中,古彝文传向西方,最终在古彝文的基础上,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等,由于甲骨文与古彝文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所以源于古彝文的苏美尔文字与甲骨文也就存在了一定相似之处。

西方“基于规则的秩序”无法改变使用语言人口变迁的渐进性与突发性事件的历史趋势,是人“承认不承认”所主观臆断不了的。

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字的创造与使用、传承是重要标志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标志。中国以浙江良渚,三陶寺,陕西石茆和河南二里头四都邑遗址显示城市的出现,同样是重要标志。二里头文化中所揭示的卦画数字符号和卜骨,可视为八卦由单卦到重卦的渐成期。笔者《骊山到天水,追索中国八千年文明》(刘荣庆《从新闻黑洞跳进又跳出》第4卷第1至12页,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1版)即采用了确认文明的多重标准。西方人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从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17世纪的科学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挟坚船利炮,种族灭绝,野蛮征服世界,只有几百年规则,有什么资格对悠久的中华文明指手画脚,小丑跳梁似的傲慢偏执地说什么“承认不承认”中华文明?!

笔者对民俗新闻题材类型划分为四大类——:物质民俗新闻、社会民俗新闻、精神民俗新闻、语言民俗新闻。“语言民俗新闻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载体如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富含新闻价值的新动态或集成性文本。不同民族特定的语言、不同地域特定的语言(方言)属广义民俗语言;在一个民族或区域流行的具有特定含义并重复出现的套语如谚语、俗语、谜语、歇后语、顺口溜(街头流行语)、酒令等属狭义民俗语言。不管是广义民俗语言,还是狭义民俗语言,变动显著,足以反映某种社会潮流或倾向者,均可能成为民俗新闻而予以公开传播。对由民众集体创造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如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等民间文学中的新动态、新成果而具有较大新闻价值者,亦可能成为民俗新闻而加以报道。”(刘荣庆 刘婷《新闻民俗学》上卷第3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009年2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绘制的《全球濒危语言分布图》显示,在全世界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2500种语言濒临灭绝;其中538种语言面临极度灭绝危险,502种语言面临严重灭绝危险,632种有确切灭绝危险,607种存在灭绝可能。濒危语言的数量超过了世界语言总数的1/3,比2001年发布的濒危语言数量增加数倍。97%的世界人口讲的语言数量仅占世界语言的4%,而96%的人口使用的语言也仅占地球上语言的3%。当下世界上使用人口众多的三种语言——

第一,汉语。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我国疆域辽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汉语历来是使用人数众多的一种语言。清末我国人口已达4亿,当时很多中国人下南洋,到其他地区谋生,也把汉语带到了世界各地。华人身处世界各地,仍使用汉语、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现在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15亿,主要流通于我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华人社区。

第二,英语。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岛国英国历史上的领土只是英格兰地区。大航海时期,英国依靠强大武力扩张,在全世界控制约3400万平方公里土地,向各殖民地大举移民、大力推广英语。20世纪英国失去大部分殖民地,但使用英语的人数仍多。现在英语主要流通于五眼联盟(英美加澳新)以及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国家。据统计,仍使用英语的人口达9.82亿。

第三,西班牙语。西班牙语最早由西班牙使用。西班牙位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历史上最早开始航海的国家。西班牙随着扩张控制了广阔的殖民地,被称为第一代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衰落后,西班牙语仍在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国使用,巴西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主要使用葡萄牙语。由于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都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也把南美洲称为拉丁美洲。此外,美国也有很多拉丁人口使用西班牙语。据统计,现在世界上使用西班牙语的人数达5.7亿。

媒体须知,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6种。汉语成为国际强势交流语言已成趋势,但与强势交流语言英语相比较,我们应客观分析汉语的优势与劣势,完善和发展汉语言文化,在完善和发展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加快汉语国际化进程,争取将来汉语能在国际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媒体负有重要使命。

当美国丧失霸权、衰落为二流国家或自行解体时,西方会平视世界,少些傲慢,其强势语言也将转为劣势。使用语言人口变迁的渐进性与突发性事件存在规律,历史不可侮!

2022年11月4日

刘荣庆,笔名卜元,号新丰醉翁,1940年农历10月16日生于陕西省临潼县新丰镇。创建学科有新闻民俗学(同名两卷本专著于2008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社会紧急救助报道学(两卷本100万字已结集待出版)。散文随笔游记四卷本300万字《从新闻黑洞跳进又跳出》由作家出版社2008年出版。两卷本《诗画比翼》已结集待出版。中国民俗学会员、陕西民俗学会顾问,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陕西省新闻出版(版权)和电影质量检测中心专家库成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顾问。

如今——

八十老翁血气衰,

电脑练笔防痴呆;

疫情施虐奈如何,

《双子星》里寻畅快。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 发表于 2023-04-23 14:47
  • 阅读 ( 206 )
  • 分类:二手水吧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书画大家
书画大家

443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