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蜈蚣案原型(雨夜蜈蚣案是真实的吗)

雨夜蜈蚣案原型,也是一桩悬案。这个案子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有一个叫王彦青的人,他是一个盗窃惯犯,在当地名声很臭,被称为“小偷王”。王王彦青的父亲是一个农民,家里条件不好,所以王彦...

雨夜蜈蚣案原型,也是一桩悬案。这个案子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有一个叫王彦青的人,他是一个盗窃惯犯,在当地名声很臭,被称为“小偷王”。王王彦青的父亲是一个农民,家里条件不好,所以王彦青从小就非常调皮捣蛋,经常惹是生非。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偷东西,而且偷的东西西都是一些值钱的东西。在学校的时候,王彦青就因为偷东西被老师抓住,还被打了一顿。后来王彦青就辍学了,开始混社会。

1、你曾学过的什么诗词,令你长时间以来反复吟诵,颇有感触?

你好,谢谢提问!

我喜欢读诗,但可能因为我也是女性的缘故吧,还是比较喜欢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前期的诗作,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选取独特的意象,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将词人把酒赏菊的情景、佳节思亲倍感寂寞的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把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气质刻画到了极致!

据说,李清照将写好的《重阳·醉花阴》词寄给丈夫赵明诚时,赵明诚自愧不如,但也想写一首与妻子一比高下。结果耗时三天三夜,写出五十阕,又将妻子的这首词作杂入其中,拿给友人陆德夫看,陆德夫品读再三后慨叹:“有三句绝佳!”

这三句就是李清照《重阳·醉花阴》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常言道“诗有百解,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可能喜欢的诗词风格也不一样!

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你要想学会写诗就必须懂得去欣赏诗人的好作品及其独特的诗风,我想每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就这两句诗词让人间,联想起中秋夜里的多少乡愁,多少思念。

还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看似简单的道理,可诗人却写的如此美好,另你反去读,反复思考诗词关键节点在那里,为什么能被人喜欢,它的原因在那里?

其实每一首传世作品都非常的美,都有喜欢的人群去传颂,有的诗词的一两句经典带动了一首诗词的美与传世,有的则是整篇的美,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不同爱好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诗词,例如喜欢作画.旅游.摄影的人,比较喜欢书写自然风景的诗词作品,喜欢酒文化的人,喜欢交际者.多数喜欢,李白的将进酒,把今朝有酒,今朝醉,及千金散尽还复来,当成一种豪爽仗义。

所以我说,要想写诗,先要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喜欢诗词,从好诗词里吸收养分,读懂.品好别人的作品,了解其灵魂所在,就是你从会写诗到写好诗的开始。

20230403104817_32356.jpg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种写情写义的比喻,感人之深,流传之久,令人感慨无限,回味悠长。

我喜欢一首词,它曾在我人生的每个阶段不断涌现,让人时时想起并反复吟咏!

无论你是春风得意的学子,还是腰缠万贯的富人,又或者高处不胜寒的高官贵人,甚至是潦倒一生的穷人,这首词都能直指你的灵魂,让你感触良多、受益无穷!

这首词没有任何的枯燥说教,也不是腻人的心灵鸡汤,但却能引导我们深入思考个人与家国、青春与暮年、积极与消极,以探索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0230403104818_39850.jpg

这首词就是宋朝著名词人蒋捷的《虞美人》

一首流传千古的作品,一定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的,也一定是能够或滋润、或警醒、或激发、或触动我们内心美好情感和灵魂的。

那么,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首词,试看能否找到触动你灵魂的地方。

虞美人.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词牌风格倾向于曲婉、缠绵和凄凉,在北宋及以前多为中吕宫,代表作是李煜的《虞美人》。到了北宋后期至南宋,又转入黄钟宫,风格低沉悲郁,代表作就是蒋捷的这首。

这首词分别描述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中年和老年,对应着不同阶段的人生价值取向和阅历感受,让读者从中深刻体会人生的悲欢离合、兴衰蹉跎,进而引发世人的对存在和价值的深度思考。

列锦和意象法共用,理解前三个句群的内涵

这首词的表面意思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词人从少年的鲜衣怒马,到中年的壮志被挫,再到老年的勘破红尘,都浓缩在一首词里,并在最后,以悲欢离合与天地雨声融合,诱发不尽的思索。

不过,要想细致入微地体味词中的各种微妙之境,还需认真剖析、层层求证。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第一句群的表面意思很简单。

少年在歌楼听雨,对着红烛美人,拥着香衾罗帐,气氛旖旎。如此逍遥浪漫,应该是春风得意的少年,也是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的青春。难道,词人只是在向我们炫耀青春的美好和轻狂,以此劝解后人珍惜时光、不要被温柔冢消磨了豪情壮志?

显然不会如此简单。

不过,微妙的诗词意境都是需要一步步衬托出来的,所以,我们剖析到最后再反看这一句群,就能理解到这里面的幻灭之意。

20230403104818_99227.jpg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第二句群的意思就比较深沉多了。

词人运用‘蒙太奇’手法、截取了中年人生的几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片段,重新构造了一个悲佪沉郁的艺术境界,以让我们深入其中抵达他的情感世界。

这一句群里的意象词纷纷呈现,也是上次我在【列锦法】的问答中提到的‘蒙太奇’手法。

其中,“客舟听雨”乃是漂泊之身,“江阔云低”寓意着天地虽阔却重担在身,而“断雁西风”更是直接把这个年龄的心灵和现实的双重孤独、人生际遇和前途的双双衰落描述的淋漓尽致。

从词人动静镜头转换的描述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壮年时期的词人在江中舟里负手嘘叹,愁对西风。而当年‘听雨歌楼’的意气风发,和‘拥衾偎香’的少年风流,竟然被飞转的时光消磨成了一个壮志未消但前程已塞的中年大叔,怎能不令人惋惜?

当我们从这个句群回看第一句群时,是不是就能深刻感受到少年时期的似幻似真了?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这是词人的暮年之兆。用词凝练,意蕴深含。

一个‘僧庐’,似乎可以让人联想到看破红尘、远遁尘世的六根清净。

可是,‘星星之鬓’却又让人感受到词人的出世不过是奈何不了的逃避,是无助不甘的断舍离。

若真是勘破浊世,又何必在乎岁月的侵蚀?

若真是留恋红尘,又怎会在僧庐下听雨呢?

这一句群是前两个句群的延续,一气呵成,顺流而下。表面看,这三个句群给人的是光阴如箭的匆匆感,而内里却对应着思维的断层,并在每一个人生阶段之间留下很大的思考空白。从而,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岁月的无情,反省光阴有否虚度、过去是否真切地珍惜过!

草蛇灰线,通过人生三个阶段的‘雨’来参悟这首词的深层内涵

后人对蒋捷的词派归属一直争议不休,或认为他属于稼轩一派,或认为他是白石一派。但这些言论都不足以为他定论。

以夫子之见,遭受家国之痛的蒋捷,在情感挥洒上承接了姜夔的绵密曲婉,而在风骨情怀上则有辛弃疾的低沉悲壮。这两人的风格他各截取一部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又是宋灭元立的时代环境所逼的。

这首词通过‘雨’这一线索,分别向世人展现了人生三个阶段的实景,并在对比和冲撞中蕴生了更深层的含义。

‘少年听雨’时,故国仍在,君王社稷却还沉浸在‘醉生梦死’之间,所以,词人听的似乎是‘春雨’,其实却是‘靡靡之香雨’。作为南宋朝的士族一员,蒋捷在此环境中也无能逃脱,只能随波逐流。

‘壮年听雨’时,已是山河破碎,风雨大作。南宋王朝如破舟逢秋雨,同在船上的词人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断雁悲鸣、乌云摧城。

‘僧庐听雨’之际,南宋倾没,拒绝了元朝招安的词人已归隐不出,但心中仍系着旧日山河、梦中家园,所以才执着于听这凄苦之雨。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许昂霄在《词综偶评》中曾对这二句评曰:“此种襟怀固不易到,亦不愿到。”按照夫子的理解,这最后两句才真正地显露出词人的真实情怀。

蒋捷没有辛弃疾的‘杀敌’之能,所以没有“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豪情壮志,更没有他的心力。但是,和稼轩一样的宋人风骨还是有的,故而他就用最擅长的“渐黄昏,清角吹寒”的浅唱低吟,发“黍离”之悲。

所以,最后一个句群的悲欢离合,不仅深深包含着词人对故园、故国的怀念,也隐藏着词人对天道不公的怨懑,更表达了作者对故国至死不渝、不休的忠贞!

若是深刻理解了蒋捷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个人阅历,对于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境界更有帮助。

这首词在人生感悟方面给人的启示

抛开故国山河不讲,这首词即便是对太平年代的后人也有很深的启发,我们甚至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少年心事曾拿云

少年人心性未定,喜欢上高楼、谈风云,醒握剑、依美人。

这是每个少年人的青春梦想,貌似荒唐却也合情合理。那时的少年,没有家国责任在肩,没有生计奔波劳身,每日里都是各种或旖旎、或干云的梦想和追逐。

壮年万事不如心

随着少年人慢慢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各种养家糊口,各种钻营心机,都在消磨着少年时的豪情壮志,消磨着少年人的精气神力。

奔波在人生的途中,看江阔似乎前程可期,睹云低又是重担难负,悲断雁恰如孤旅之况,听西风已是客泪涔涔。

所有的曾经抱负和理想,都会在某个孤独寂寞的时刻涌上心头,令人不堪回首。

暮雨几曾欺客梦

壮年已矣,人生负荷尽卸。

那便去找一处修心养生之处终老吧,朝看南山,暮采篱菊,何其悠哉?可是,身虽在静室,心却缚红尘,儿孙之念,扶持之想,谁能放得下?谁能看得开?

故而,每到心灵无慰籍处,便断不了牵挂。

▍匆匆百年不似真

这样人生的三个阶段,再加上世情、曾经感情的午夜梦回,但凡心思敏感的人,听雨则如泣声,梦醒则坠轮回,又怎能忍受呢!

所以,后人对蒋捷的这首词感慨如此之深,正是因为这首词不仅可以寄托小我情怀,还深蕴着大我之道。

结束语

这首词在写法上继承了姜夔绵密绮丽的风格,而在最深层的内涵中,又显然可以分辨出辛弃疾低沉悲壮的痕迹。

无论是‘爱上层楼’的少年(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还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中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又或者“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的老年(鹧鸪天.送人),蒋捷化用后,都变成了不一样的辛弃疾!

其实,像蒋捷这样被时人封为‘宋末四大家’的大词人,他对意象法、列锦法、化典法的使用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完全脱离了‘意象词’原有的内涵,洗去了前人的典故痕迹,并结合‘列锦法’塑造了一个新我!

所以,当我们现在理解这首词时,其实几乎是看不到辛弃疾的影子的,看到的,似乎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走进诗词经典,西山诗词客原创!

  • 发表于 2024-02-22 08:03
  • 阅读 ( 1104 )
  • 分类:二手水吧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露a
露a

461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