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的分界线是哪个湖(从湖南到广东,跨越南岭的重要通道)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33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荆襄九郡(9) 如果说在三国时代,时名“巴丘”的岳阳是长沙郡的北方门户,长沙是整个板块的地缘中心,那么衡阳所控...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33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荆襄九郡(9)

如果说在三国时代,时名“巴丘”的岳阳是长沙郡的北方门户,长沙是整个板块的地缘中心,那么衡阳所控的“蒸耒河口”就是南大门了。不过这个“南大门”,只能说是长沙郡的南大门,不能说是荆州的南大门,更不能说是中央帝国的南大门。

要论荆州的南方门,这个称号应该授予接下来将要展开的:桂阳郡与零陵郡。前者主要包括湖南省的永州地区及邵阳地区的南部(邵阳市本身归属于武陵郡);后者则以湖南省郴州地区为核心,向南延伸至广东省的韶关地区及清远地区北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来看看桂阳郡的情况。帮助衡阳提升江湖地位的耒水,无疑是整个地区的地理、地缘轴线。与衡阳以南的其它湘江支流相比,耒水从走势上看更像是湘江的正源。鉴于耒水发源于南岭北麓,并且与湘水直线对接。如果想从洞庭湖平原打通一条前往南岭的水路,溯湘水-耒水而上的距离将会是最短。

通过秦汉几次征伐南越,上述地理特点已为中央帝国的管理者们所知晓。为此,汉朝在桂阳郡境内的耒水沿岸,分别设置了郴县、汉宁、便县、耒阳等县,与耒阳河口的“酃县”一起,拱卫着这条通往南岭的战略通道。其中位于南岭北麓的郴县,更是成为了整个桂阳郡的郡治,并最终演化为现在的郴州市。

除耒水以外,在耒水西南方向还有一条南北向的河流,与之具备相似的优势,那就是又名“钟水”的舂陵水。两条相距仅30公里左右的河流都是源出南岭,然后向北汇通湘江。如果说汉朝对耒水源头节点的标定,是通过设置郴县,那么舂陵水河源重视,则体现在设置“南平县”上(现为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

找到两河能够从北面接近南岭的河流之后,接下来需要确定的是,它们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是哪座山体。前面说过,南岭只是分隔长江与珠江水系的一系列山岭的统称。这些山岭并没有形成连续性的山脉,而是各自成独立、半独立状态。具体来说,舂陵水所指向是又名“苍梧山”的“九嶷山”东部;耒水所指向的山岭则是著名的骑田岭。

之所以说后者著名,是因为被统称为“南岭”的这些山岭中,有五条山岭最为知名。这些被合称为“五岭”的山岭,由西向东分别为: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需要注意的是,五岭虽然经常被用来代指南岭,但并不是南岭的全部,它们之所以著名,并不是因为海拔和体量特别突出,而是因为它们均对应着跨越南岭的重要通道。所以就这条分割长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来说,最严谨的地理称呼还是称之为南岭。

汉征<南越国>示意图(公元前112年)横屏观看

五岭当中的大庾岭位于江西省与广东省的分界线上;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分割的是湖南省与广西省;至于现下解读的骑田岭,则是湖南与广东的分水岭。此外,东西走向的九嶷山正处于湘、桂、粤三省相接点上。其西部位于湘桂边境、东部位于湘粤边境。这意味着,无论是耒水还是舂陵水所打通的,都是一条从湖南通往广东的战略通道。套用“吴头楚尾”的说法,现在的湖南省永州地区,可以被称之为“湘头粤尾”。

不过真要用“湘头粤尾”一词来概括一个行政区地缘特点,当年的桂阳郡可比现在的永州地区要更加的名符其实。这是因为,骑田岭并不是桂阳郡的南部天然边界,而是位于整个行政区的中部。换句话说,桂阳郡的行政范围不仅包括分水岭以北的湖南部分,还包含分水岭之南的广东部分。

将湖南和广东,乃至将两湖与两广部分地区放置于一个行政区,历史上并非只发生了一次。不要忘了,除了“山川形便”这一天然划界原则以外,还有“犬牙交错”的制衡机制在。

跨越天然分割线设置行政区,让远离政治中心的板块,与更具核心属性的板块捆绑在一起,有助于淡化那些天然边界的隔离作用,加速边缘板块融入核心区进度。一旦一个边缘地区开始具备核心区的属性,天然边界的作用和“山川形便”原则往往又加突显出来,使得行政区划与地理格局更加的贴合。

提到两湖地区与两广地区的行政渊源,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湖广”一词。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广总督”一职可谓是声名赫赫。晚清名臣林则徐、李鸿章、张之洞都曾经出任这一职。明初为补充四川人口所产生的人口迁徙现象,亦被称之为“湖广填四川”。明清相接之际,更是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来证明这一地区的农业发达程度。

所谓湖广二字的“湖”,指向的便是两湖地区;“广”字则主要指向的是广西地区。然而无论明朝所设立的一级行政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还是在清初的“湖广省”(康熙年间分为湖北、湖南两省,以“湖广总督”督辖两省),其辖区范围都是确指两湖地区,而不涉及两广地区。之所以会以“湖广”为名,是因为这一名称沿袭于元朝所设立的“湖广”行省(全称“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元朝)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元朝之于中央之国在行政上的最大贡献,是“行省”一名的出现,及作为一级行政区的制度化。上述制度的确立,对于后来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起到了强化作用。

然而作为一个原始属性为游牧的政权,元朝在具体行政区的规划上却显得十分杂乱。或者说,基于异族统治需要,更多遵循着“犬牙交错”而不是“山川形便”原则。体现在南岭南北,就是元朝所设置湖广行省,其范围与大家所熟知的“湖广”存在很大区别。

元朝的“湖广”剥离了大部分的长江以北地区,同时向南延伸至广西及当下隶属广东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湖、广二字联用的命名之法。(此外还将广东大部纳入“江西”行省的范畴)。后来的明清两代,虽然将重新以两湖地区基础建制行政区,但却沿用了“湖广”一名。

回到桂阳郡的话题上来。如果说两个地区归入不同的行政区,是因为地理分隔,那么打通人流、物流通道,就是它们归并为同一行政区的前提。以桂阳郡的具体来说,是需要在骑田岭和九嶷山之南,找到属于珠江流域的水道。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一下珠江水系的基本结构。

东汉桂阳郡

珠江水系总体上分为西江、北江及东江三部分。这三条江水分别指向广东省的三个方位,在珠江三角洲合流成为“珠江”。就长度和流域面积来说,西江是整个珠江水系的干流,其源头指向于云贵高原腹地(云贵两省交界处)。水系可连通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北江和东江相对比较简单点。前者指向广东与湖南、江西两省的交界处;后者源出粤、闽、赣三省边界。

珠三角地缘结构图

桂平郡所对应的这部分珠江水系属于古称“溱水”的北江水系。北江上游共分为两源。西源“武江”指向骑田岭南坡,与耒水对接;东源“浈江”指向大庾岭,与赣江源流“贡水”相望。

这样的水系结构,意味着北江最少能够打通两条沟连南北的古道。事实上,就北江所指向的古道及关口来说,并不止于两处而是三处。之所以说是三处,是因为除了武江、浈江两条北江源流以外,还有一条从中游处注入北江的右岸支流——连江(古称洭水),可以承担连通湖南的重任。而连江注入北江的河口“连江口”(今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连江口镇),亦因此成为了桂阳郡的最南点。

连江发源于九嶷山的东南端,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意识到,它所对接的将是郴州境内的舂陵水。这意味着,耒江与武江在骑田岭西段、舂陵水与连江则在九嶷山的东端,组成组成了两条条跨越南岭的通道。

整个桂阳郡的骨架,亦是由这两个通道搭建而成。在这条两条湘粤通道之上,东汉王朝在桂阳郡范畴内一共设置了11个县。除了耒水、舂陵水流域的五个县以外,还包括连水上、下游的:桂阳、含洭;武江上游的临武,武、浈两江交汇处的曲江,以及下游的浈阳等五个县(另一个为洣水下游的阴山县)。

需要说明的有两点,汉朝记录中所说的“浈水”,并不是现在于韶关与武江合流的浈江,而是在下游英德汇入武江的“滃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点位上的行政区才被命名为“浈阳”。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这条北江东源性质的浈江原名保水,在唐朝时方易名为浈水。同样发生位移的,还有郡县同名的“桂阳”。汉时的桂阳现为广东连县,而现在的桂阳为湖南郴州所辖。

类似的地名易位,在历史上可谓司空见惯。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抛开这些受人为因素一直在变的标签,从地理本质上研究会更容易理解一个地区的地缘结构。因此如果实在觉得前面那些历史地名太过繁杂,大可略过不看,把注意力放在山形水势之上。

从军事地理角度来说,上述河流、水系相接之地,都可以成为战略节点,成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以最早代表中原政权向岭南扩张的秦王朝来说,在攻入岭南之后便在北江流域选择了三个点构筑关城。包括大庾岭上的“横浦关”(后称“梅关”);骑田岭南、连江之侧的“阳山关”(今广东阳山县境内);连江口的“湟溪关”(秦时连江名为“湟水“)。

上述早在秦代就设置的三关,合称为“岭南三关”。除横浦关为豫章郡所辖以外,其余两关均位于桂阳郡境内。在后来汉朝征讨南越国的战争中,这三关所代表的两条分别由湘、赣连通广东地区的战略通道,再次发挥重要作用。汉朝五路南征大军中,就有两路是经由上述三关。此后汉朝将能够锁定这两条南北通道的连江口,作为桂阳郡的南部顶点,足以看出对帝国来说,桂阳郡的得失关乎到岭南,尤其是处于广东地区的控制权。

接下来把视线西移,再来看看零陵郡的情况。与桂阳郡相同的是,零陵郡同样控制着两条沟连岭南的通道,并且在珠江水系有所延伸。不同之处则在于两点:一是零陵郡所控制的是通往广西的通道,打通的是西江水系。

以此来说,可以将它的属性概括为“湘头桂尾”;二是越岭通道的地理特性,决定了它的人流、物流所采取的是“水-陆-水”式联运方式。即你如果想把货物从一端运输到另一端,最经济的方法是先沿水路运至分水岭处,然后再由陆路翻越分水岭,在对面相向而行的河流中再行装船运输。通道之外零陵所控制的这条通道中,除了一条与其它,还有一条可以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水路通道。然而零陵郡所控制的两条通道中,却有一条完全的水路。

既然零陵郡与桂阳郡一样,都属于横跨南岭,将通道节点控扼在手的行政区,那么接下来同样要将之切割南、北两部分,分别予以解读。先来看看湖南境内,都有哪些河流能够帮助接近南岭,并尽量接近分水岭之南的珠江水系。在分水岭以北,能够在地理做到这一点的总共有三条河流,包括资水东源性质的“夫夷水”、湘江正源,以及湘江东源属性的“潇水”。

先来看看资水的情况。与湘江相比,位置更偏西的资水与雪峰山的结合更为紧密。整个资水流域中最大的一个地理单元,是由资水上游在雪峰山东麓滋养的一片山前盆地——邵阳盆地。邵阳盆地得名于当下建制于盆地北部的邵阳市,行政上与邵阳地区的范围极度吻合。而在荆南四郡的建制中,邵阳市以南的大部分盆地区都归属于霍陵郡。

湘中盆地群内部诸盆地中,邵阳盆地的面积算是最大的,只是因为与山脉的距离过近,腹地地表不够平整,一定程度限制了它的农业程度。不过决定一个区域地缘政治地位的,不仅仅是地势和农业潜力,还在于有没有通道优势。

在这个问题上最典型的成功者,就是有“山城”之称的重庆。以资水和邵阳盆地的位置来说,能够成为零陵郡的核心,取决于它能不能担起连通湘、桂的重任。至于到底做到没有,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 发表于 2023-03-31 23:38
  • 阅读 ( 152 )
  • 分类:生活难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云快卖
云快卖

454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