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大衍历议》:“坎,震,离日食发生在农历,兑,二十四气,次主一爻,其初则二至,二分也。”
昼夜交替,四季变换。古人的经验告诉他们,我们所生活在的世界在时间上是个轮回,而为了找到这个轮回,古人制定了历法。它不仅规定了什么季节什么特征,该怎么耕作(24气),适宜和不适宜做什么(易卦),应该祭拜什么。甚至还预测了何时会发生日食,何时会发生月食。
我们今天就来稍微聊一聊什么是历法,历法到底是什么?
何为历法
所谓历法大家最初的印象可能就是日历,但是纵观我国古代的历法原始文献,它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日历上呈现给我们的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日历主要就是公历以及农历,公历是世界公用的一部历法,它的原理相对于农历来说简单很多而且方便记忆,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农历在今天还没有被淘汰。
说到农历大部分和我同龄的朋友基本上印象很少日食发生在农历,农历之所以没有被淘汰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们国家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国家古代天文学繁荣的象征。
可能大家很好奇农历的和我国天文学有什么关系。如果硬要说的话,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发展就是为了我们历法的编制所全心全意服务的。且相对于现在的公历,我们的农历所经历的修正改编以及先进程度是现在公历所不能比拟的。
24气阴历阳历和阴阳历
首先先给大家说说什么是阴历阳历,排排雷。
所谓阳历就是以太阳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来规定一年的长度,然后去制定历法(古代的地心说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动)。这个长度称为回归年长度,回归年长度不为整数,大约是365.25日,所以我们现在公历是四年一闰。很清晰。
所谓阴历就是根据月亮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规定一个月的长度,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无关,以此来制定历法。一个月的长度也不是整数,大约是29.53日。当然是有小数的,不然阴历也没有制定的需要了。
这里注意到我们平时说的阴历(农历)并不是刚才所说的阴历,其实农历的本质是阴阳历。
何为阴阳历?
所谓阴阳历就是月的长度是依据月亮的月相变化来制定,一年的长度是根据回归年的长度来规划:也就是说阴阳历要协调朔望月和回归年两个数据。
从这里其实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农历可以说是完爆公历,但是出于文化弱势的原因,公历火了起来,其中的原因大家应该都不言自喻的。
为何历法在古代中国如此的重要
古代的中国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是人人皆知的,皇帝之所以被称为“天子”可不是随随便便叫的。古代的24时刻,历法的颁布都是秘密进行的,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基本上都要经历一次新的历法的颁布。中国古代对于日食的重视程度十分的注重,历法家会提前预测日食的到来。然后在公之与天下,准确的日食预测会让群众感受到皇帝的“君权天授”,“九五之尊”。
在古埃及,当时的领导人通过天象的观测和计算,得出一年时间相对于天象的时间每一年的差异是不同的,以此预测到尼罗河的涝期在历法上的延迟并对民众宣称需要祭祀以求天神带来丰饶的尼罗河水达到对民众的一个控制的效果。
可见在古代中国甚至在世界,天文和历法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作用是非同小可的。
为什么历法的制定和天文学密不可分?
从刚才的论述中大家可以得知我们古代的历法的编制和观测计算太阳月亮运动是密不可分的,这些都是在天文学的范畴内。
我古代的历法中大抵上分为这么几个章节:
这里的“步”是计算的意思,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的历法所包含的内容远比我们在日历上所看到的内容丰富的多:甚至涉及到了五大行星的计算。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是没有现在这样的科技的,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知道五大行星的存在,更难以想象古人是怎么去计算它们运动的。
72候
历法所涉及的内容是妥妥的天文学方面的知识,而且里面涉及的算法有很多也是十分的繁杂,其困难复杂的程度不是如公历那样简单的。可以说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基本上就是为了历法的编制而服务的。
我国古代的历法的发展史是一个非常繁荣而又精彩的篇章,它所包含文化底蕴的深度和行星预测的精度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不少我们中国古代历法,所涉及的内容。比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圭表”,在历法中的“步晷漏”章节的是十分关键的存在;星宿对于天空区域的划分必不可少;涉及到的计算,算筹的存在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