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然有志于天下(遂大通六经之旨 慨然有志于天下翻译)

大家好,最近很多小伙伴想了解慨然有志于天下的相关信息,给大家科普专门整理了与慨然有志于天下相关的一些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大家好,最近很多小伙伴想了解慨然有志于天下的相关信息,给大家科普专门整理了与慨然有志于天下相关的一些内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慨然有志于天下(遂大通六经之旨 慨然有志于天下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

1、孤:幼年失去父亲,现指孤儿失去双亲。

2、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适,出嫁。再,第二次)

3、知其世家:知道了自己的家世。世家:家世。

4、既:等……之后。

5、去:离开。

6、之:到,往。

7、南都:指应天府,及河南商丘。这里的南都学舍为当时著名学舍。

8、尝:曾经。

9、就寝:上床睡觉。

10、日昃(zè):太阳偏西。昃:日偏西。

11、或:有时。

12、昏怠:昏沉困倦。

13、辄(zhé):往往。通常翻译为:就。

14、沃面:洗脸。沃:用水淋洗,这里指“洗”。

15、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16、旨:要义。

17、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8、依:依靠。

19、以:以......作为;用

20、诵:吟诵。

21、长山:古地名。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儒家经典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翻译: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曾经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浇脸。吃饭上顿不接下顿,每天只吃两顿饭。于是他精通了六经的主旨要义,他慷慨激昂地立下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大志。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版本二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困了,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谗言而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

1、孤: 幼年失去父亲

2、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适,嫁。

3、知其世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4、之:到,往,去。

5、既:已经。

6、去:离开。

7、尝:曾经。

8、给:供应

9、日昃(zè):太阳偏西。

10、或:有时,或者。

11、昏怠:昏沉困倦。

12、辄(zhé):往往,每每。

13、沃:浇,这里指“洗”。

14、啖(dàn):吃。

15、谗(chán):说别人坏话。

16、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7、每(以天下为己任):常常

18、既(仕):考取功名后

19、或:有时(候)

20﹑依:依靠

21、以:这里指,喝

22、诵:吟诵

23、妻子:妻子孩子

遂大通六经之旨 慨然有志于天下翻译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翻译是:虽然对六经的旨义非常精通,但志向抱负仍然于天下在心中。出自《范仲淹苦读》,是一首于北宋创作的诗词。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活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先世彬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夏竦平定叛乱。庆历三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历时仅一年。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本文源于《范仲淹苦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活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遂大通:意思就是精通透彻的明白理解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之旨:目标,宗旨,最后要达到的目标.

慨然:感慨,慷慨的意思

两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虽然对六经的旨义非常精通,但志向抱负仍然于天下在心中.

本人拙见,

慨然有志于天下(遂大通六经之旨 慨然有志于天下翻译)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的 解释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其意思为:于是完全通解了“六经”的深意,慨然有治理天下的决心。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以上慨然有志于天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发表于 2023-03-30 12:08
  • 阅读 ( 97 )
  • 分类:行业新闻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微课传媒
微课传媒

495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