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于克伦威尔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懦夫,因为他不敢直面自己的错误,只能逃避责任。不过,这些都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儿子朱允文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朱棣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他的性格吗?我觉得不是的,其实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1、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拿破仑谁更强?
毫无疑问,我站拿皇!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官,起初站在反对国王的阵营,参与处死了查理一世,但后期背叛革命,自任“护国主”,此后遭遇此起彼伏的国内反对和叛乱,始终未能稳定国内局势,最终遗憾而终,事业完全破灭。
华盛顿,北美大陆数一数二的庄园主和奴隶主,带兵参加了北美独立战争,在法国的倾力帮助下战胜了英国人,使美国独立,自己成为美国国父和前两任总统,最后安然逝世。
罗伯斯庇尔,法国大革命领军人物,政治人物,几乎没有征战经历,最后被送上断头台。
拿破仑,从军旅起步,凭功勋逐步提升地位,一生征战,打下几乎大半个欧陆,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成吉思汗并称“世界四大征服者”。而且深受本国人民爱戴,敌对国对他也是敬佩有加,以至于他两次兵败都没人敢背负杀他的恶名。
四者若论文治,华盛顿应为第一,建立起一个已经屹立三百年的强盛国家,且从生前到死后到如今一直被歌颂纪念。拿破仑与克伦威尔落后半格,并列第二,二人都是先追随进步势力,后走向独裁,并未留下长久的帝国,但是克伦威尔生前辉煌,拿破仑死后影响更大,但生前有战败和被囚的污点,所以算二人打平。罗伯斯庇尔落后两格,毕竟他不算统治者,且战败被杀,甚至如果马拉不被刺死,他们二人谁是第一领袖还不好说。
四者若论武功,拿破仑毫无悬念的第一,克伦威尔落后四格排名第二,华盛顿再落后一格排名第三,罗伯斯庇尔落后十格排名最后。(老实讲,我觉得罗伯斯庇尔根本不该出现在这个排名里,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啊)无论是征服人口,征服的国家,指挥的战役,胜利的次数等等,各方面比较,拿皇此项无敌。
所以综合比较,我站拿皇第一,接受反驳,谢谢!
四个人不应该简单化去比较。历史不是个人造就的。但如果一定要比,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比较:
第一:军事指挥才能。罗伯斯庇尔是唯一没有统领过军队和参与战争的,必然要沦为最弱。拿破仑虽然战功显赫,但仍无法逃避滑铁卢战役的溃败,是次弱。克伦威尔虽然取胜,但并未遏制保皇党人的存在,为理查二世返回英国留下了隐患,排第二。华盛顿不仅领导大陆军获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且建立了至今存在的政权并得到宗主国最终认可,所以军事才能排第一!
第二,历史贡献。拿破仑复辟帝制,开历史倒车,显然最弱。克伦威尔威尔虽然反对君主专制,也处死了国王,但无法建立更为合理的政权,且他的理念在他在世时没有得到践行,所以次弱。罗伯斯庇尔开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先河,处死了路易十六,但巴黎公社最终失败,且他没有控制住滥杀无辜,所以排第二。华盛顿的历史贡献就不言而喻了。建立了两党制、总统制并建立了美国宪法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他的头像现在还被印在一美元钞票上。所以当然第一!
第三,个人结局。罗伯斯庇尔被政变赶下台并送上断头台,死时年仅36岁,结局最凄惨,倒数第一。拿破仑离奇死于圣赫勒拿岛,死因扑朔迷离,却最后几年郁郁寡欢,次弱。克伦威尔是因疟疾病死,死时国家政局动荡,死后查理二世复辟,且被掘尸枭首,惨不忍睹。但毕竟不是死于他人,排第二。华盛顿虽然也是因病去世,但是他在去世前已退休归隐,且仍被约翰亚当斯任命为象征性陆军最高统帅,极尽殊荣。死后被葬于自家弗农山庄园。所以当之无愧是第一。
而且,至今仍被自己国家和国民缅怀与纪念的,只有华盛顿。
所以综合来看,华盛顿最厉害。拿破仑其次,克伦威尔第三,罗伯斯庇尔最弱。
当时仍然要强调:历史不是某个人可以左右的。在不同的环境下,每个人的际遇与结局可能完全不同。我们辩证的看待历史,比较仅供参考。
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拿破仑谁更强?
收到邀请,我犹豫了好长时间。说实话,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这几个人虽说都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但处在不同国家(罗伯斯庇尔与拿破仑都在法国),各自的成长历程和对历史的作用都有较多不同,放在一起还真不好比较。
而且,题目是要比较谁更强。这就更不好把握了,比什么呢?比文治还是比武功,还是对后世的影响。这些说起来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毕竟对于历史人物各人站的角度不同,看法也大相径庭的。
不过,总应该有某一个方面是为大家(至少大多数人)都认同的吧。
那就是这个历史人物不管他做了什么,是否成功,结局如何,但他的出发点及至于一直坚持没变的肯定不是只为一已之私利,是为了人民,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
也就是说:看一个历史人物谁更强,更应该看他是否公心为民为国不为已,始终站在历史的船头,助它向前。而非文治,也非武功,虽然这两样也很重要。
那现在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这四个人。
克伦威尔本身其实是矛盾的。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阶段的领军人物,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击溃国王军队,镇压王党叛乱,处死国王,建立共和,那都是功不可来灭的。可当共和国成立后,他逐渐走向了反动,出兵爱尔兰、苏格兰,制定新宪法,实施独裁,一步步远离了建立共和的初衷。
(此图为克仑威尔驱散议会)
罗伯斯庇尔做为雅各宾派的首领,似乎也曾满怀热情的参与革命,巴黎的革命浪潮中也有他激情的身影,可是就在国王路易十六断头台上殒命两年之后,他也同样因暴政而尸首分离。他是否公心为民,不用我多说了吧。(此图为罗伯斯庇尔被处死)
关于拿破仑,他一生的功绩还是很多的,他命人编撰的《拿破仑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我想,才思不敏的我是一两句话概括不了他的一生,那我就引用列宁的话吧: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就是解放战争,而且也确实需要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本来都是革命性的,保护了伟大的革命运动,反对反革命君主专制的联盟。正当拿破仑建立起拿破仑帝国,奴役着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国家民族主义战争便成为了帝国资本主义战争,而这种侵略扩张战争又变成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体系的自卫反击战争。
(此图为拿破仑远征埃及)
看来,拿破仑带给法国以自由和民主,但也引导法国开启了战争模式。想来,对于人民来说和平与自由和民主同等重要。
只有华盛顿,带领人民脱离了英国殖民都的统治,开创了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度,参与制定并以他的威望使得包括维吉尼亚州议会在内的许多人支持了美国的1787年宪法。虽然他的思想对于美国宪法本身影响不大,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如果没有华盛顿的支持,新宪法就不可能被采纳。
(此图为华盛顿)
他连任两届总统后,自愿放弃权利而归隐田园,而不贪恋权力,这是为美国留下的一笔多么宝贵的遗产啊。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这是历史多少人都难以做到的。
华盛顿,一个一心为国为民而不为自己,始终推动历史积极向前的政治家,他当然应该更强。
这是我的回答,纯属原创,谢绝转发。
也请大家针对这个问题发表看法,对我的见解多多指教。
拿破仑是最强的存在
2、克伦威尔是如何取得英国政权的?
勇士杀掉了恶龙,自己却长出獠牙。
克伦威尔推翻并处决了查理一世,自己却成为近似国王的“护国公”,武力驱逐议会中的反对者,并且传位给儿子。
时至今日,人们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创立了没有国王的共和国,粉推翻了君主制,有人说他用宗教情绪大肆屠杀异己,达成野心。不过有一点,他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无可置疑,也正是依靠强力军队,他得以击败英格兰保皇派、爱尔兰、以及苏格兰的保守力量。
(克伦威尔画像和死亡面具,右侧也就是他的真实长相)
含着银汤勺出生:
克伦威尔出生于英格兰剑桥郡一个富裕士绅家庭,他的家族利用宗教改革机会贩酒发财,埋下了深厚人际脉络。因此克伦威尔也受到良好教育,还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不过当父亲去世后,他辍学离校,过起了自由自在的自耕农生活。通过养鸡养羊,出售鸡蛋和羊毛养活自己不是问题,但无法让他和政治沾上边。但是很快的,家族几位亲戚去世带来的遗产馈赠让他再次富有,成为体面人。
(博物馆中,克伦威尔的配剑)
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克伦威尔对宗教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流行的宗教改革也影响了这位年轻人,略显激进的思想让他成为一名热情清教徒(新教,现代美国主要教派),和传统的天主教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克伦威尔故居,现在内部已被改建成博物馆)
由于家族过去和埃塞克斯豪门留下种种联系,29岁的克伦威尔成为当地议会会员,踏入了英格兰政治圈。初期的经历当然是默默无闻,后来几年里他慢慢积累了从政经验,也有所作为,顺理成章当上国会议员。在对抗国王和天主教会势力时,克伦威尔积极运作,发挥出不小作用。
我看了很多历史上面军事和政治事件,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兵种,这个兵种的统帅能够踏足于政治,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展开影响。
在这个里面分成两种境界,一个是古德里安,一个是拿破仑,古德里安是德国的装甲兵之父,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闪电战期间,就是依靠着自己装甲部队的力量,逢山开山,逢水开水,一路披荆斩棘,替整个第三帝国的闪电战打起了头阵,所以古德里安的地位在德国军队内部可以说是无人可以撼动,但是古德里安本人并不醉心于政治,他更加关心的是军事,所以他没有像后面的那一位拿破仑一样,那么对政治有影响。
拿破仑是醉心于炮兵的研发,拿破仑一开始就是一个炮兵,并且拿破仑将炮兵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将那个时代火炮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但是拿破仑不同于古德里安,(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他比较醉心于政治,所以他能够成为法兰西的皇帝。
这个克伦威尔事实上也是拿破仑一类的人,甚至于两个人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克伦威尔当时比较厉害的军种是什么呢?重装甲骑兵,那个时候火枪虽然已经列入到了军队的正式装备里面,但是那个时候火枪的性能不能够正面击穿中装甲骑兵前方的重装甲,所以在战场上面,骑士阶层,或者是中装甲骑兵,仍然还是战场上面举足轻重的一个兵种,谁掌握了骑兵,谁就是英格兰的军事最高统帅。
克伦威尔一开始就看中了骑兵的潜能和骑兵在未来战场上面的影响力,比他第一只组建的部队就是骑兵部队,就是这样一个机遇,让克伦威尔逐步的成为了所有英格兰的骑兵部队的精神领袖,依靠着英格兰的骑兵,克伦威尔又在英格兰所有的军队内部树立的自己高大的形象,造成了英国议会想要和军方合作,就必须得去找到克伦威尔。
克隆威尔又表示来者不拒,所以双方第一次合作,在推翻查理一世的时候,克伦威尔开始踏足于政治,开始影响英国的所有的政治活动,也正是在此时,克伦威尔凭借着推翻查理一世,推翻君主专制,开始在民间和政治留下了自己的影响力。
在这之后,克伦威尔因为和议会闹翻,选择直接解散议会,更是开启了自己独裁整个英国的道路!
大家回答很多,不补充,就说一个有关系的,就是英国为何没皇家陆军,有皇家空军与海军,就是跟克伦威尔的革命军有关系,他们杀了国王,从此就没有皇家称号。就当八卦吧
3、安妮博林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她是冤枉的吗?
安妮·博林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处决的王后,导致她被处决的罪名是与人通奸,然而关于这一罪名迄今为止仍存在争议,事实上认为安妮·博林之死是源于权力之争的政治阴谋的大有人在。目前有足够多的证据让历史学家进行各种猜测,然而在时过境迁之后我们也想永远无法得出事情的真相,所以我们只能就事件梗概及现有证据分析安妮·博林存在的疑点,但我们无法确切得出她一定是冤枉的或者一定不是被冤枉的结论。
安妮·博林的父亲是托马斯·博林是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外交官,因此安妮·博林很小就出入欧洲各国的宫廷。在法国生活期间安妮·博林受到法国上流文明社会的薰陶,学习法国文化与礼仪,妆扮,音乐,舞蹈,编织,缝纫;还学习了家族谱系、算数、阅读、写作、历史、社交。安妮除了和一般名媛淑女一样擅长针线刺绣、烹饪厨艺、操持家务和唱歌跳舞外,还会玩纸牌、下象棋、赌骰子、骑马、打猎、射箭、驯鹰。所以安妮很有文化和艺术修养,还精通多门语言,穿着打扮上也很时髦。安妮·博林其实并不漂亮,当然也并不丑,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可由于她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使其具有一种高贵的气质,同时她对男性的心理也拿捏得相当到位,以致于年纪轻轻就成为欧洲社交圈里有名的交际花。当时的诗人托马斯·维埃特就曾给她写过情诗,然而与国王亨利八世的结识改变了安妮·博林此后的命运。
当时亨利八世正为离婚官司焦头烂额: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是来自阿拉贡的凯瑟琳王后。凯瑟琳王后曾生下三名男婴和两名女婴,然而最终只有玛丽·都铎幸存下来,其他孩子均夭折了。这意味着当时的亨利八世并没直系男性继承人,尽管欧洲历史上也曾诞生过女王,可几乎每次女王的婚姻问题总能引起继承权争议,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王甚至为了保护英格兰的国家利益而放弃结婚。在这种情况下亨利八世一直想要一个儿子,这一方面是因为女儿继位可能带来的继承权争议问题,另一方面当时亨利八世膝下只有玛丽·都铎一个女儿,而这其实是极不保险的——都铎家族可能具有某种遗传疾病:亨利八世的父亲亨利七世有三个儿子,可除了亨利八世均走在了老爹前面:一个在十五个月时就夭折了,一个在十五岁时夭折了;亨利七世还有四个女儿,可均死于幼年时代,也就是说亨利七世的孩子最终只有亨利八世一人活到他父亲去世之后。而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王后夭折的三名男婴和一名女婴似乎也验证了这个家族的遗传疾病。曾有研究英国都铎王朝的学者声称“这个家族所生育的孩子简直脆弱得可怜”。
我们现在已很难说清亨利八世究竟是自己好色,还是出于政治原因而希望得到一位王子,又或者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总之他开始沾花惹草:他和情妇生育了一个孩子,本来基督教是不承认私生子的继承权的,然而亨利八世却将自己这个私生子公开养在宫里并封他为里士满公爵,也许他还存着如果王后生不出儿子就把这个私生子扶正的念头也未可知,然而这个孩子在十一岁时也夭折,由此看来导致亨利八世的孩子普遍夭折的原因恐怕真就是他们家族的遗传疾病,这和王后没多大关系,所以无论亨利八世再找多少女人,估计生出来的孩子也就这种身体素质。有些事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亨利八世自己可不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于是他想到了离婚。在古代中国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乃是常事,可在欧洲由于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度使君主们只能拥有一位妻子,当然事实上欧洲君主们普遍有找情妇的传统,然而私生子的继承权却是不被教会认可的,而在那个年代欧洲各国的政治生活几乎都受到教会的影响。亨利八世心想:不是一夫一妻制吗?那我离婚,然后再明媒正娶一个,这样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生儿子了吗?问题在于:离婚不是你想离就能离,哪怕亨利八世贵为一国之君,这是因为基督教将婚姻视为两人对上帝的誓言,如果要背弃这一誓言必须有充分的理由。亨利八世还真找了一个理由:他的王后凯瑟琳本来是他那位十五岁就夭折的哥哥的妻子,他哥哥死后作为父亲的亨利七世出于政治联姻的目的就让凯瑟琳改嫁给自己的小儿子亨利八世。本来按照基督教义:若娶兄弟之妻等于是侮辱了自己的兄弟,上帝必将咒诅二人永无子女。可凯瑟琳的娘家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西班牙王国,所以亨利七世为了攀这门亲就特意请求罗马教皇允许特事特办,而教皇也声称会在上帝面前祈求对这桩婚事的宽恕与祝福。本来这事就这样过去了,然而时过境迁之后亨利八世又翻出这老黄历说事了。
罗马教皇在收到亨利八世的离婚诉求后犯难了,因为亨利八世声称:如教皇不允许他离婚,那么他将再找一个夫人,而这显然是违反基督教义关于一夫一妻的原则的。然而教皇不敢允许亨利八世离婚,原因还是凯瑟琳王后的娘家西班牙过于强大——事实上这时的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同时处于凯瑟琳的侄子查理五世统治之下,除西班牙本土外他还统治着那不勒斯、撒丁岛、西西里岛、奥地利以及辽阔的美洲殖民地。教皇不能不对这位强势君主有所忌惮。亨利八世在迟迟未能得到教皇对自己离婚诉求的答复的情况下索性和自己的情妇安妮·博林结婚,罗马教皇随即宣布将亨利驱逐出教,而作为报复亨利则宣布此后英国教会脱离与罗马教会的关系,此后英国不再信仰罗马天主教会,转而信奉英国国教圣公会。由此可见安妮·博林的上位源于国王亨利八世与王后凯瑟琳的离婚案,那么安妮·博林是如何结识亨利八世的呢?她又是如何一步步坐上王后之位的呢?1520年安妮·博林的姐姐(一说是妹妹)玛丽·博林成为了亨利八世的情妇,1525年亨利八世在博林家首次见到安妮·博林后就展开了对她的狂热追求。不得不说安妮·博林还是很有一些手腕的:她先是声称不愿伤害玛丽·博林,因此拒绝了亨利八世的追求并搬到肯特郡居住。然而这招欲擒故纵之计反而令亨利八世欲罢不能,一年后亨利八世终于如愿将安妮·博林接入宫中。可当亨利八世想要进一步发展时安妮却将他拒之门外,不结婚、不同床!安妮手腕之高明成功撩拨起亨利的欲火,而又不让他得手,于是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奇痒难耐。安妮坚称除非戴上后冠,否则绝不接受亨利八世轻浮的求爱,这意味着她不可能满足于永远扮演亨利情妇的角色,亨利以王后之礼明媒正娶。
安妮·博林成为王后的目的实现了,可与此同时她的名声可谓是糟透了:当时的英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国家,在贵族们眼中每个人都该安于自己的现状,而安妮·博林这种通过手段夺取王后之位的行为正是他们所深恶痛绝的。因此关于安妮·博林的各种小道消息其实从她登上王后之位那天起就从没中断过,所以我们如今已很难分辨那些关于她和其他男性的风言风语究竟是否属实。我们可以想象当这些言论传到亨利八世耳中时会是什么反应——亨利八世不是法官,不负责搜集证据证明一个人是否清白,他只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些言论使自己蒙受了羞辱。事实上亨利八世为迎娶安妮·博林所付出的代价绝不仅仅只是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要知道他可是为了迎娶安妮·博林而公然同罗马教皇和查理五世对抗。亨利八世不惜承受巨大的外交压力就是为了想要一名王子,然而生孩子这种事可不是女性单方面的事——安妮·博林在生下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王后连续两次流产,虽说我们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看会觉得这应该是亨利八世自带的遗传疾病所致,因为他的其他女人也都出现过流产或孩子夭折的现象,可亨利八世自己可不这么想,他所想的是:我为了你安妮·博林不惜对抗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帝国,结果你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亨利八世就像当初对的凯瑟琳一样再次移情别恋——这次他的出轨对象是安妮·博林的女侍官珍·西摩。
亨利八世对安妮·博林的厌倦之心很快被那些仇视安妮·博林的人敏锐捕捉到了,于是他们迅速展开了敲到众人推的行动:亨利八世的女儿玛丽·都铎一直视安妮·博林是导致自己父母离婚的罪魁祸首,对安妮·博林心存不满的她声称受到了安妮·博林的虐待。这事可能属实,也可能纯属夸张,也许不过是后妈和前妻所生子女的常见矛盾而已,但正对安妮·博林厌烦的亨利八世听到这种言论时就暗暗将其记了下来。相比玛丽·都铎这种小女孩而言:那些对安妮·博林不满的贵族大臣们所采取的行动更是致命的。1536年4月大臣克伦威尔联合了一群对安妮·博林不满的贵族逮捕了安妮的侍女及跟安妮接触频繁的男人(多半是艺术家)。安妮身旁的音乐家马克·斯米顿首先被捕。他最初否认自己是安妮的情人,但后来也许因为是严刑拷打,他承认与安妮通奸。接着两名朝臣和亨利八世的侍从也被指控同样罪名。最后是安妮的兄弟乔治·博林被控与安妮乱伦通奸和叛国罪。对安妮不满的教会势力也站出来声称:她是一名女巫,她用巫术蒙蔽了亨利的眼睛,让亨利抛妻弃女,还瞒着国王跟超过一百个男人交往。由克兰默大主教主持的教会法庭宣判安妮与国王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同时指控她与自己的弟弟以及其他四个男人通奸。最终所有法庭成员一致裁定安妮·博林乱伦通奸的罪名成立,5月19日安妮·博林在伦敦塔被斩首。目前史学界一般认为:安妮·博林与自己的亲弟弟乱伦通奸一事纯属政敌栽赃陷害,至于她和另外四名男性是否存在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则一直存在争议,如今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已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确定的是真正导致安妮·博林之死的根源还是权力之争,即使没被按上通奸的罪名,也会被以其他的方式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