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宫,位于河北省境内,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宫殿、政务、仪式建筑物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
避暑山庄主殿
承德避暑山庄,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在历史上,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的夏季行宫,是我国皇家行宫中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宫苑。这里地处要势,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北可俯视关内,外可控蒙古各部,因此为清朝皇帝选中,修建作为北巡围猎的行宫。它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竣工,占地564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36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
避暑山庄周边环境
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正宫是清代皇帝在山庄时,处理政务、休息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永佑寺
苑景区又分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宫殿区以北为湖泊区。湖泊区集南方园林之秀和北方园林之雄,区内湖泊总称“塞湖”。
塞湖
塞湖
塞湖
避暑山庄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名称分别为:溥仁寺、溥善寺(已毁)、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和殊像寺。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须弥福寿之庙
殊像寺
避暑山庄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作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曾发生过一系列重要事件,这里的文物古迹,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