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强大到让人紧张压抑 害怕气场强大的人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前几天一个同学W跟我聊了聊她的事...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00f33287be14502d577ee556c474997c.jpg

前几天一个同学W跟我聊了聊她的事。

她先问我:什么叫气场?对于气场我是怎么理解的?然后她说,我面对气场强大的人,会有不由自主的紧张的感觉。

我很好奇,问她,你觉得什么叫气场强大呢?那遇到气场强大的人,你又是什么感觉呢?

她说,我感觉到的是给我压力的人,但不是蛮不讲理,更多的感受是威严。

于是我们就顺着这个话题聊了下去。例如,威严是什么感受?为什么威严会联想到恐惧呢?然后我们又顺着往下聊,聊到了老师、父母、权威,聊到了她的过往。

其实像这个同学这样的问题,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想象,其实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原因,这种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心理创伤。说到心理创伤,好像很恐怖的样子,其实并不是,只是在成长过程中不经意的因为某件事或者某种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所以压抑到了潜意识层面,在这个层面,在后续有可能会产生一些现象,就像这位同学说的,当她面对气场强大的人,会有紧张、恐惧的感觉。这样的创伤,如果一旦找到了根源,就很容易理解并处理了。

作为权威出现的第一个人,往往是孩子的父母。换句话说,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权威。孩子在意父母的感受,远多于父母在意孩子的感受。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有时候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到孩子脆弱的心理,留下心理创伤。

养儿需谨慎。

说到w的父母,她的父母比较老实,对她并没有造成什么恐怖印象。但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对她内心和情绪的关注很少,经常让她感受到嫌弃、干什么都得不到满足等等。这种"被嫌弃感"虽然不如简单粗暴、非打即骂的教养方式伤害性那么大,但实际上也有很大的伤害。孩子有这种感觉,会严重贬损自我价值,容易形成不自信、讨好的人格。

W提到她有一个婶婶,这个婶婶的形象就类似于她心里权威的形象。这个婶婶人高马大,说话嗓音很大,她感觉她很厉害。在婶婶怀孕期间,她一直陪婶婶睡觉,那段时间她表现的极为听话,很乖,其实"是害怕"。她补充到,在她心里,她这个婶婶就属于气场强大的人。而且,她还注意到一点,就是虽然她并没有遭受到婶婶什么严厉的处罚,但是她感觉她妈妈其实也是害怕婶婶的,经常说她这位婶婶有多么多么厉害。

这里面有一个"观察学习"或"替代强化"的概念。有时候我们受到的"刺激",不一定来自第一手刺激,而是来自于对外界的观察——观察本身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就像W一样,她虽然没有亲身体会来自婶婶的惩罚,但是对她来说,她的权威——母亲都在不经意间像她传递着"婶婶很厉害"的信号,所以,她就也很容易潜移默化的认定婶婶厉害了。并由此泛化,对嗓门大、有气场的人,都会有紧张或者恐惧的心理。

我问她,现在打算怎么应对气场强大的人呢?她说,可以多正向体验,消除自己的恐惧感(比如像李老师,她刚开始也会害怕,但是现在就不害怕了),还可以尝试按照普通人的方式来对待他们,还可以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出自己的恐惧,舒缓自己的心情。

我以她说的对李老师由害怕到不害怕的例子,问她"权威=伤害或者权威=惩罚吗?",她说不会,既然不会,害怕从哪来呢?在这里,我帮她矫正了一个潜意识的认知,即权威意味着伤害,伤害会带来恐惧。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c4341a09ed540556d0ba5f89e918ba9e.jpg

后面我又继续提醒她,不管面对气场强大的人还是权威,有害怕的感觉,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感受。感受本身,是没有什么对错的。就好像我们摸了开水就会觉得烫一样,害怕,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感受。既然是正常的心理感受,我们就需要接纳和允许它的存在,而不是排斥它,想要推开它。

不管是什么感受,悲喜怒乐,都是我们正常的情绪,不管是哪一种情绪,我们首先要接纳,而不是隔离或排斥。这种接纳本身,是带有疗愈作用的。当你能够接纳自己的"坏情绪"时,这种坏情绪的威力,就减弱了。

其次,这种害怕的情绪本身很正常,但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它们的出现,是由于过去的创伤或过去的体验,也可能是过去的经验,总之,和现在并无关系。它的出现,只不过是由于我们过去的情绪按钮在现在的情境下被重新按到了,仅此而已。从这个角度上,也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接纳自己真实的情绪。

这种认知,是需要我们认真体察和反转的。当我们能够区分过去和现在,就离事实真相越来越接近了。

她说,我会告诉自己,我现在是害怕的,但害怕本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又不会死人,还能怎么样呢?但是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害怕。

我问她,你最害怕什么呢?她想了想说,害怕犯错、害怕被评判、害怕出丑、害怕丢人,害怕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说,所以你不是害怕权威,你是害怕权威背后的权利,害怕不被喜欢、被惩罚等等。

e272352ee59cc0fb2dd3a47ef714ba1b.jpg

她回忆起小时候的事,她说自己并不记得受到过什么惩罚。但记得有一次小姑夫喝多了,曾把包括她在内的几个小孩叫在一起,告诉他们必须听父母的话,否则如何如何。还有一次她的头上长了虱子,也被教训说别再让我发现你长虱子,否则就把你放在坑洞里,用火烧你的头发。

说完,她很踌躇的说,别的就想不起来了。

我告诉她,首先这两件事之所以给她印象深刻,肯定是有一些深刻的体验在里面的,其中也包括伤害性体验,尤其是威胁她长虱子这件事,既有恐吓,又有羞辱。长虱子本身并不是她的错,家庭生活环境不好,在当时的年月很容易长虱子,但是她却为虱子背了黑锅,成了被批判的对象。还以恐吓威胁的方式对她进行惩罚。这种惩罚,虽然没有竹笋爆肉那么粗暴,但对心灵伤害依然不可小觑。另外,想不起来的也不代表没有发生。很多时候,所有的遗忘都是一种隔离。当伤害很深的时候,我们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选择遗忘,但是这种伤害依然会被压到潜意识层面,在日后影响我们的生活。

她问我,是不是记不起来就没办法修复了呢?我说不是,引发恐惧的那个"点",固然很重要,但是即使真的想不起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升认知、提升自我价值感、正视恐惧、找到根源等这几个方面去处理。

比如自我价值的提升,可以在平时多对自己进行积极关注,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要以他人的评判作为衡量自己是否有价值的标准。这个过程,要不断对自己进行正向关注,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不断矫正自己的"尺子",给自己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

同时,当遇到问题时,也别着急自我否定,而是也可以从中找出自己做的对的地方,值得肯定的部分。问题、错误需要总结经验,但关注点应该全面。

c0271e7f8a1ea11c2e70041cdd581610.jpg

谈完之后,W自己做了总结:权威不等于是伤害,并不是每个权威都会给我伤害,我害怕的只是惩罚和丢人。我的恐惧来自于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无关,我更应该将注意力多放在当下。我应该正视自己的恐惧心理,这只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还有,日常生活中,我应该多积极关注自己,遇到问题也多关注自己好的方面,多看自己的进步和优点,用这种方式提升自我价值,改变原有"我很弱"的认知。自然也就不那么恐惧了。

通过这件简单的小事,W认识到了自己问题的根源和改进的方法,其实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心理",心理学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而是和生活切实相关。当修通了心理之路,做别的事情只会事半功倍。

觉察即疗愈。认知即疗愈

20875e543d95c39226b502a4344ef103.jpg

  • 发表于 2023-07-06 22:39
  • 阅读 ( 154 )
  • 分类:生活难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小秋
小秋

425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