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而紧急的经济问题,这时候需要贷款成为了一个常见的解决办法。而小米金融作为一家知名的金融服务公司,深受用户的信赖和支持。当我们遇到经济困难时,小米金融可以提供协商解决方案,以便我们顺利度过难关。无论是面临偿还困难,还是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变更还款日期,只需与小米金融取得联系,他们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协商服务。小米金融的协商方式旨在以用户利益为核心,通过沟通、理解和灵活处理,为用户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利率调整,还是借款期限延长,小米金融都秉承着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努力为用户提供便利而贴心的金融服务。
文|听文
编辑|大树
截止目前,区块链的应用还没有完全成熟,大部分都是围绕着不可篡改、去中心化以及分布式记账等特点进行应用。
一、总结
本文认为小米公司的供应链金融ABS融资模式是有效的,可以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降低交易成本。
在运作模式上,小米公司采用“N+N”模式,使同一项目可以同时解决多家供应链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在项目管理上,由保理商、券商、金融平台服务商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协调管理;
在风险控制上,反向保理、内外部增信、循环购买、大数据平台和区块链技术等手段,为项目风险防范提供了支持;
在融资效果上,供应链金融ABS以其直接融资的优势,给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状况带来了显著的改善。
二、政策建议
供应链金融ABS在新经济企业的融资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且发展前景符合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进步的需求。
受发展时间较短、实践经验较少等因素的限制,供应链金融ABS还有很大的进步和完善空间。
但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提高经营规范性和创新性,还需要 *** 和社会各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此,本文经过对小米公司供应链金融ABS的研究,结合当前国内金融科技、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现状;
资产证券化项目管理人、供应链相关企业和 *** 外部支持的角度,针对新经济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ABS的运作和风险控制发展方向。
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改进管理人项目运作水平
1.增加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
作为一项可能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新技术,仍有大量可应用之处值得去挖掘;
随着技术和应用场景的耦合发展,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区块链的应用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监管层面,区块链可以有效协调多主体参与,监管机构可以直接参与到供应链金融ABS运作流程之中,掌握实时数据实现渗透式监督管理。
区块链上的历史数据无法被消除或轻易篡改,可用于风险暴露后,监管机构举证调查,确定具体责任人,与现有管理办法结合可以将追责问责机制落到实处。
区块链可实现多监管机构共同参与,且互不影响,有效降低了监督管理成本。
供应链金融ABS项目开展的前提是存在真实的供应链交易。
因此供应链金融ABS的项目开展要求实体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发展稳定,而区块链对于供应链的底层应用发展可以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不管是在具体的商品生产出库、物流运输、交货记账、资金结算等环节,还是在协调上游供应商、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分销商和监管机构等主体关系上;
运用区块链技术都可以形成有效联动,降低综合服务成本,提升供应链质量,进而对供应链金融ABS的基础资产质量提升形成助力。
区块链应用技术对于供应链金融ABS产品发行起到推进作用,有利于精准地进行资产评级。
区块链技术能够保障证券化产品的资产池在生成、打包、评级、上市的全周期内的都可以追溯追查责任;
还可以保障资产形成、资本结算和账务管理等环节规范高效运作。
2.建立健全项目运作体系
传统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结构无法完全匹配新经济环境下新经济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新需求,因此对资产证券化运作体系的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对证券化业务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的是科学合理的交易结构,这对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前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国内,供应链金融ABS是刚刚起步萌芽的金融创新产品;
其资产池内的基础资产不再是主体企业自有,证券交易对手方也不再仅有企业和投资人双方,因此其交易结构与传统的资产证券化必然有所区别。
因此,需要在现有运作体系的基础上学习国外的经验,并结合供应链金融ABS的特征;
大胆进行金融创新,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有选择的替换繁琐且不必要的环节。
在不影响项目运行的基础上降低整个流程的复杂度,提升整个体系的运作效率。
其次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是企业预判项目实施概况的科学合理的 ***。
项目管理人需要将项目筹备、实际有效的信息数据在解释说明报告里作出详细真实的展现。
与此同时,积极汇报相关工作给上级监管机构,基于专业机构对实际内容的核查与认证;
可以引入信息回溯机制,定期复核前期披露内容,用来确保信息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这就对项目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严格把关上传的基础资产信息;
还需要实地考察资产的信用和质量情况,并在基础资产产生变动时及时跟进,了解详情。
最后要做好对相关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必要时触发更换机构的程序。
供应链金融ABS的运作流程要求有多个金融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各自分工,服务项目整体。尽管项目管理人没有对其他服务机构的监管职责。
但是在证券化项目进行过程中,本着对项目和投资人负责的原则,项目管理人有义务及时报告服务机构的不合规行为,以避免潜在的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
(二)提高供应链相关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1.加强供应商自身信用水平建设
在对供应链融资企业的信用评估中,供应商的信用资质和经营状况成为评审的要点。
若供应商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产品附加值高,则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由于行业竞争带来的风险,从而提升电商平台供应链的融资稳定性。
因此供应商着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和产品附加值,对于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也是大有裨益。
同时,为了提高信用资质水平,供应商应规范经营,提升营运能力和竞争力水平;
据实披露并及时提供信用评估相关的行为数据,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评估风险。
2.加强核心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相比,核心企业的经营体量较大,社会地位更高,在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中起支撑作用,核心企业风险在供应链风险中处于特殊地位。
在风险控制的原则上,为防范产生系统性风险,就要在行业发展初期充分考虑风险分散,这对于供应链核心企业来说无法避免。
新经济环境下的核心企业发展时间较短,企业成长速度较快,缺乏足够的时间积淀,存在管理根基不足的问题;
一旦企业自身管理出现问题,容易引发供应链各环节出现连锁反应,供应链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就会暴露。
因此核心企业应充分了解自身重要性,不仅在支撑供应商和分销商方面,在防范风险层面同样意义重大。
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同时重视对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管理,建立对供应商、经销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设立对供应商、经销商和内部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提升链条运行效率,降低因管理不当产生的操作风险和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