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闯黄灯处罚标准及相关规定详解

闯黄灯处罚标准 闯黄灯是指在黄灯亮起后,车辆仍然通过路口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机动车在行经交叉口时,遇有黄灯亮起的,应当减速慢行,离交叉口足...

闯黄灯处罚标准

闯黄灯是指在黄灯亮起后,车辆仍然通过路口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机动车在行经交叉口时,遇有黄灯亮起的,应当减速慢行,离交叉口足以避免事故的,不得通过;已经进入交叉口的,应当尽快通过。”因此,闯黄灯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闯黄灯的罚款标准如下:

1.第一次违法:罚款200元,扣2分。

2.第二次违法:罚款200元,扣2分。

3.第三次违法:罚款200元,扣2分,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培训。

4.累计12分或者12分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需要注意的是,闯黄灯不仅会被罚款和扣分,还会影响个人的驾驶信誉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驾驶人连续12个月内记分达到12分的,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培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考试,考试合格后,减去12分。如果驾驶人不参加培训或者考试的,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闯黄灯处罚标准的变化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进行了修订,对闯黄灯的处罚标准进行了调整。根据新规定,闯黄灯的罚款标准如下:

2.第二次违法:罚款500元,扣6分。

3.第三次违法:罚款1000元,扣12分,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培训。

可以看出,新规定将罚款标准提高了一倍以上,并且对于连续违法的驾驶人,罚款金额和扣分数都有了明显的增加。这也表明了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闯黄灯行为的严格打击态度。

闯黄灯的安全隐患

闯黄灯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还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首先,闯黄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因为在黄灯亮起后,有些车辆仍然加速通过路口,这样就会与正在通过路口的车辆发生碰撞。其次,闯黄灯也容易引发道路拥堵。因为一些车辆为了避免等待红灯,会选择闯黄灯,这样就会造成道路的拥堵和交通秩序的混乱。最后,闯黄灯也会影响其他驾驶人的安全感。因为一些车辆频繁闯黄灯,就会让其他驾驶人觉得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不严格,从而影响其他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如何避免闯黄灯

为了避免闯黄灯,驾驶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观察路况,提前减速。当看到黄灯亮起时,马上减速,尽量不要加速通过路口。

2.合理规划行车路线。如果遇到经常拥堵的路口,可以选择绕路行驶,避免经过该路口。

3.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驾驶人应该时刻保持警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冒险闯黄灯。

总结

闯黄灯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闯黄灯的罚款标准在2021年1月1日进行了调整。驾驶人需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避免闯黄灯行为。只有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

  • 发表于 2023-07-03 13:16
  • 阅读 ( 87 )
  • 分类:城市贴吧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金评媒
金评媒

476 篇文章

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