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肩住了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幸福的度日,合理地做人。

鲁迅先生
这句话来自鲁迅先生,师者就是如此,耕耘在今日,收获在未来,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人。
在许多人看来,教师节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节日,但是殊不知其中饱含深意。谈到教师节,就不得不说说北师大曾经的校长王梓坤先生。

时间回到1940年,那是在江西吉安的一个村子里,年少王梓坤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休学,但是他心中渴求知识,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写着已经写过的作业。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他一生的恩师:黄少诚先生,黄老师帮王梓坤垫着学费,带她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后来王梓坤当上了北师大的校长。他说:“我这一生无论在哪里,无论在做什么,每每回望,我的身后都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他就是我的老师”。这就是教师的魅力,教师点燃着无数的生命,让他们熠熠生辉。
虽然从古至今社会人们大多提倡尊师重道,但是依然有许多人不以为然,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倾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相比较于那些能够直接创造经济利益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王梓坤先生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是不可缺少的,是必然要长远发展的,于是他在和多名德高望重教授商议下,决定上书建议:设立教师节。
1984年12月15日,王梓坤先生联合北师大教授钟敬文、启功、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提出在全国设立教师节的建议。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没见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那时,全国师生举庆欢呼。

北师大学生举旗“教师万岁”
王梓坤先生他们当时上书设立教师节并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为了更多的教师能够受到人们的尊敬,让教师这个大舞台给更多的后生登台表演,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在十多年前,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一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侵犯教师权益的现象屡有发生。而在如今,教师的地位已经提高了许多,待遇相比以前也好了许多,可以说是今非昔比。这就体现了教师节的意义,说明王梓坤先生和教授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教师这一职业也在他们的期望下日益发展。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他们燃烧自己,点亮他人。王梓坤先生说过:师长如巍巍高山,令人景仰;如涓涓春水,令人神往;如兰桂之香,宁静淡泊,令人洁身自好。天道无穷,师道也是无穷的。我们要尊重教师,感恩教师。教师也要时常反思,做到独善其身,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