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癌症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新增肝癌患者达到120万例,而全球死亡病例高达818万例,使肝癌成为死亡率的恶性肿瘤。
此外,肝癌也被称为“穷人癌”,因为它主要发生在穷人群体中,尤其是发展中的贫困人群。事实上,肝癌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不同,发展中的肝癌发病率比发达要高出很多。
那么,肝癌为什么会成为穷人癌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中经济落后,政府投入医疗资金较少,而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较为落后,使得穷人群体很难及时得到治疗,从而导致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第二是发展中营养摄入不良,饮食习惯不健康,加之缺乏肝病的早期预防知识,使得穷人群体很容易感染肝病,从而导致肝癌的发病率增高。
第三是穷人群体缺乏抗病毒治疗药物,他们更容易感染肝炎病毒,而慢性肝炎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使得肝癌发病率更高。
最后,发展中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工业污染,污染物可以通过食物、水和空气进入人体,从而导致肝脏毒性变性,增加肝癌的发病率。
由于以上原因,肝癌成为发展中的穷人癌,也成为当今全球癌症发病率的癌症之一。为了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世界各国政府应加大医疗投入,加强肝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及早发现肝癌,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减少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